BIM技术有什么优势?如何打造施工大数据平台
虽然我国建筑业产值规模巨大,但产业集中度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建筑业生产效率低的不足依然明显。尽管我国建筑企业一直在提倡集约化、精细化,但没有信息化技术的支持,生产效率很难改善。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出现为建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容量、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的开发使用,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的建设项目信息技术化已经成为可能。同时对BIM技术咨询行业,也有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BIM的本质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字模型来整合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包含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相对于CAD制图,它最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将设计者的意图从3D展示转变为4D。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因此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中铁四局作为中国BIM发展联盟的会员单位,2014年在承建的(北)京沈(阳)客专TJ-5标采用了BIM技术。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在铁路施工中应用此类技术。该工程标段全长42.43公里,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以及箱梁的预制和架设。全标段设4个工区和一个龙城梁场。中铁四局京沈客专在拌和站、路基压实、箱梁静载、智能张拉、试验、隧道围岩监测、隧道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了BIM技术应用的试点。
据负责BIM技术研发的中铁四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伍军介绍,在施工中,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技术管理,BIM技术在计量精确性、技术指导性、现代化管理、现场可控、成本控制五大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说BIM技术的引入,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精确计量提高速度
在计量精确性上,BIM技术应用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实际的材料消耗和使用情况,通过初步建立的机械、工装结构库,可以大大提高以后的建模速度。建立的工法库,除含有施工工艺外,还含有精确的机械、材料等定额信息。
全方位提升效率
技术上,BIM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的作用。通过生成3D指导书,能够在电脑和IPAD上自由播放。在电脑上能够精细地展示每道工艺流程,大大降低了现场作业工人对下一步工序的接受难度,起到了指导工人施工的作用。尤其是在梁场大规模的钢筋加工中,将钢筋模型导入到钢筋数控加工设备中,进行钢筋自动化加工,可以大大提高钢筋加工的进度、提升效率。
在管理方面,BIM技术可以单独生成每道工序的管控二维码,现场技术人员通过手机扫描,向远程系统发动指令,启动相关工序流程,并实时反映在系统界面上,使系统画面始终与真实场景保持一致。比如在混凝土浇筑前、报检结束后,用手机向系统发送GET指令,并启动混凝土浇筑流程。系统会自动短信提醒流程的相关人员,如生产指挥员、实验室管理员,及时开展浇筑工序的生产组织和设备调配。当出现滞后工序时,在系统上能备注滞后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系统还能够给出影响箱梁生产进度的主要工序和影响该工序进度的主要原因,为改进生产组织提供依据。
成本上,BIM因可视性强,因此可以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合理计算。在每一个工序都合理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成本的降低。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