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在施工阶段使用BIM的管理内容:BIM技术在常祁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项目介绍
湖南省常祁高速公路是华容至常宁高速公路南段,也是茶陵至常宁高速公路的西段,起于祁东归阳,终于常宁蓬塘。连接衡枣高速和京港澳复线高速公路,对接益娄衡高速,承担京港澳运输通道分流和泉南国家高速公路过境的作用。对3加5城市群西南的加快形成,益娄衡高速与京港澳复线的快速对接、加强益阳、娄底、衡阳地区与广东的经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全长32.123km,工程概算约32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大中桥梁:15座,互通立交:10处,通道涵洞:108处,服务区:1处。
本项目是交通运输部的科技示范项目,整个项目从工程建设的功能定位和技术需求出发,以“智能化建造”为理念,以“促进科技成果推广”为目的,以“智能化施工、装配式智造、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运营”为主题,在基于BIM技术的基础下,着力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集成推广应用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努力以技术创新及推广,提升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化建造水平,极具示范意义。
本项目建设单位是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实施负责单位为湖南省常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承建单位为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BIM技术创新应用牵头单位为:长沙比盟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IM技术创新支持参与单位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湘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博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智桥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长沙中交京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跨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中交北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特点及挑战
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
穿越生态脆弱地区,绿色环保要求高。
控制性特大桥工程,施工有效工期紧。
项目建设模式特殊,品质建设监管难。
其中石潭湘江特大桥主墩基础采用超大直径3.6米桩基础,共计16根,桩基长度最大达到67米,其中嵌入岩层46米。
BIM技术应用情况
项目应用BIM的总体思路为以BIM为基础、以信息为灵魂、以管理平台为载体、以创新为拓展而展开。项目组制定了完整的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流程。构建了精准的三维基础环境,开发了参数化建模插件快速建立BIM模型,利用BIM模型可视化、信息化等特点,实现了施组方案的模拟优化和数字化交付及管理。
构建精准的三维基础环境:利用5G+无人机技术的项目过程管理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结合通用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使用bentley软件建立实景模型、DTM模型、地质模型,集成三维地质、地形、实景现状模型,构建了准确的施工模拟环境模型,增加了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性,提高了施工模拟的仿真度与准确性。
使用快速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基于rhino软件中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创新开发桥梁道路建模模块,利用数据、几何等参数以各构件的约束关系拓扑生成桥梁道路的三维模型,参数化建模更加灵活、可调,提高BIM应用效率,同时解决场布和施组优化及模拟等问题。
施工方案的模拟优化:全线针对石潭湘江特大桥项目11个重点工序进行模拟,包括以下复杂工艺:
主墩桩系梁分离式钢吊箱施工模拟
大孔径桩基施工模拟
挂篮施工模拟
智能加工建造:项目采用焊接控制编程技术相融的机器人焊接技术,能够稳定、高效地进行焊接作业,提高焊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采用与BIM模型关联的智能张拉仪器,实时查看压浆在模型中的位置,自动判断压浆饱满程度,不需人工干预。
力学分析:利用力学分析软件Maili,引入模型对挂篮施工方案进行力学分析。
安全VR体验:项目部设立安全VR体验馆,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施工培训。
进行云平台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本项目应用cscsc项目管理平台对BIM模型轻量化处理、搭载和项目数据管理,通过施工项目管理云平台,以达到云监督,云管理,云统计的目的,同时开发了防控新冠病毒的战疫子系统,为疫情期间施工管理保驾护航。
创新点和效益分析
基于rhino软件中参数化插件grasshopper创新开发桥梁道路建模模块,并基于Grasshopper进行施工工艺、场地布置模拟。
基于BIM模型的无网格法力学验算,把建立的BIM模型导入软件进行力学有效性验算。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BIM模型与焊接控制编程技术相融的机器人焊接技术,进行钢筋加工智能焊接。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BIM模型关联智能张拉仪器的桥梁预应力管道智能云压浆张拉技术,智能判断压浆饱满程度。
本项目紧贴政策,试点先行积累了经验,示范引领进行了创新应用,建立了BIM标准,后期将统筹推进,进行效益联动。无人机倾斜摄影助力高效征地拆迁;提升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可靠性、安全性;丰富了数字化建造过程信息的可追溯性;推动了科技示范项目微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节省了工料机,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了安全风险和建造成本。
成果与评价
本项目通过开发,取得了多项软著证书,社会评价较好。
湖南省常祁高速公路应用BIM智能化建造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是国家、行业科技发展所需,又是工程建设所需。
创新在路上,项目将在建设过程中仍将不断拓展应用BIM解决项目实际问题。
在基于BIM技术的基础下,着力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集成推广应用和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努力以技术创新及推广,提升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化建造水平,极具示范意义。
本项目BIM的应用社会评价较好,既有来自高校学术派教授的精彩点评、也有来自桥梁结构专家的精辟评议,既有代表项目施工管理级企业负责人的啧啧称道、又有代表集团企业级大咖的助力点赞。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