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案例:BIM公路怎么做?公路扩建工程BIM技术应用汇报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1543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2-19 15:00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的交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如何安排合理的城市交通线路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立交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我们对于BIM技术的应用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一、项目概况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沪昆高速公路(G60)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G60)科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顺接金华互通拓宽的结束点,终于浙赣主线收费站,全长约136.796千米,主要控制点有起点、全线的互通立交、服务区、金华江、衢江、常山港等大型桥梁、樊村隧道群、大洋滩隧道、高边坡路段、上跨天桥、终点,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项目中,现有高速的数据资料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极为重要,项目实施中,我们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于现状高速及路廊带进行了数字建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宽项目的BIM协同设计,并进行成果数字化交付,以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公路拓宽项目中的作用。

image.png

image.png

    二、项目数字化技术应用点

    建立协同工作标准和数字化交付标准,标准体系是协同工作的基础和数字化交付的重要条件,项目中使用ProjectWise统一了设计、施工过程的文件结构、数据项目、工作流程、要求标准,为协同工作各方提供了统一的工作平台,使BIM设计成果协调、统一、有效、可持续利用,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了项目成果的安全性、流通性、可交付性。

image.png

    基于数字模型的成果交付,改变设计、施工过程中,工程数据信息以图纸、报告作为主要交付物的传统,建立工程数字化生产及管理模式,充分利用ProjectWise分阶段管理项目成果资料,实现在统一的工作环境下对不同阶段设计成果的管理与应用,保证了交付数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使各参与方不仅看到最终成果,更能查阅完整数据产生的流程,基于模型轻量化发布技术,将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发布至各类终端进行展示交付,服务与方案研讨、现场交底、项目建造等场景。

image.png

    协同设计工作,通过ProjectWise,在标准化的团队协同工作环境下,测绘道路、桥梁、隧道、交安等专业可协同进行设计工作。从实际模型中提取数据点,排除奇异点,最终生成地理信息完整的地形模型及点云数据。在ORD中,利用自定义横断面模板进行初次放坡,通过参数约束实现边坡修改、连接部、交叉口等位置的详细设计,针对本项目超高边坡的特殊路段,完善多级边坡模板,丰富模板库,在需要设置桥涵的位置,通过参数约束来确定桥涵位置基本实现了路基部分的正向设计。通过定制开发CSD软件,利用PCL脚本语言创建常规桥梁结构模板,形成自有的标准图库,创建桥梁模型时,从标准图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参数化上下部桥梁结构,实现快速构建桥梁模型,通过定制开发ORD隧道板块,结合我院常规隧道断面形式,参数化构建隧道横断面模板,快速生成隧道模型,通过参考3DModel模型与主文件进行剪切,快速处理隧道主洞与横向通道互通区以及削竹式洞门处的相关剪切问题,结合GC进行可视化编程快速精确布置隧道内交安设施。通过ProjectWise整合各专业设计成果,利用Navigator进行各个专业之间的碰撞检测、校审流程,保证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一致。

image.png

    仿真设计一体化应用,将BIM数据与仿真平台进行互通共享,实现了基于BIM模型数据的有限元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BIM设计优化,结合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进行基于BIM设计成果的交通量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设计成果和交通组织方案优化设计。

image.png

    三、应用总结

    在G60沪昆高速公路金华互通段至浙赣界段改扩建工程中,通过以ProjectWise为主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了新旧公路之间的数据协同和多参与方的工作协同,通过数字化交付手段,实现了设计成果的跨阶段数据共享,提高了项目全过程中的数据利用率,数字化的协同和交付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使用率,使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也是今后公路项目建设中的数字技术应用的重要趋势。

    来源:共享BIM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