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项目为什么要用BIM?项目应用BIM运维需要怎么做?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711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2-19 11:57

“为什么要用BIM?” 

这可能是每一个试图应用BIM的企业和项目都会考虑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是我相信大多数是类似于“碰撞检查”、“综合优化”、“虚拟施工”等等这样的直接指向BIM在设计或者施工中的应用点上。原因很简单,我之所以用BIM就是因为我有直接的想解决某一问题的需求。(这已经算是不错的出发点了,实际上有大部分企业是在根本不知道BIM能解决自己什么问题的情况之下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应用的,这样做得到的结果实际上是可想而知的——收获寥寥。) 

对BIM技术的发展有所把握的话都会明白,为施工单位提供一个没有碰撞,已做好综合优化的BIM模型实际上是对设计单位的基本要求,是设计单位的份内之事,并不应该成为某项单独应用而独立取费;以翻模为基础,并且还只会做碰撞检查、综合优化以及其他附加值较低的服务的咨询企业应该在不久的将来会被淘汰。把“虚拟施工”、“工序模拟”以及“实时漫游”这一类应用真正做成“优化”而不是“动画”的可能在国内还很难找出几家。 

01.jpg

所以我觉得以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具体问题作为选择采用BIM技术的做法从出发点上来看就错了。我个人觉得BIM应用的出发点应该从运维入手。这种思路体现在做BIM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运维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为了达到解决这一运维中的问题而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如有必要则应该包括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并且将这一方案前置到设计阶段,根据运维的需要而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对BIM模型或者相关数据库做针对性的要求,例如我们在运维阶段需要某种参数或信息,则要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对应阶段就针对性的植入参数或信息接口。而不是目前我们面对的情况:拿到一个BIM模型,不知道它能做什么,真要拿来做某项应用时才发现它又什么都做不了,因为缺少相关的参数甚至模型深度都达不到要求。

 第一种实现方式是分步走,第一步的BIM应用可能并不能实现运维的应用但是以运维的要求实施,最后得到了一个可以做运维应用的BIM模型或者数据库。第二步才是做BIM运维。可能第一步与第二步并不衔接,第一步完成后等到实施第二步的市场环境成熟了再实施。例如做别墅项目的“高端物业”或者“智能管家”,甚至将这一平台扩大化到群社网络等领域去,但是这一市场可能并不成熟,那么我们便先实施第一步,先得到一个具有相关数据接口和达到相关深度的BIM模型,积累基础数据,等到成熟的时候再实施第二步。又例如商业中心的智能导购或者旅游景点的智能导游等等局限于精确的室内导航技术瓶颈的都适用于此类。

 第二种实现方式是一步到位。这一类项目必须要有明确的运维目标和可实现途径,例如酒店运维、医院运维、交通枢纽运维等等,BIM运维可能只是这些具体运维中的一个小项,比如只做酒店运维的设备一体化管理,BIM运维以实现这一功能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在要求就是必须是一个与建筑实体一致的没有碰撞的BIM模型。

这一思路的局限性在于其适用范围上,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做BIM运维,特别是BIM的实施方不是业主而是设计单位或者施工方的时候。


【摘自微信公众号“建筑经济与管理”】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