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怎么实现BIM正向设计?如何突破BIM正向设计难点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5426人 分享
发布于:2019-12-24 11:18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BIM正向设计是一个全新的应用方式。BIM的初衷是直接在三维环境里进行设计,利用三维模型和其中的信息,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图档,模型数据信息一致完整,并可后续传递,也可以说这就是BIM正向设计。那么在如今BIM技术的应用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实现BIM正向设计呢?让我们看看其中的应用难点吧。

 12240301.jpg

一、BIM正向设计应用情况

1、技术现状

近年来,交通领域BIM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国家、行业、地方纷纷发布了指导意见和标准,旨在推动交通行业BIM技术的发展。对于复杂市政道路工程的勘察设计,项目地处城市成熟区域,普遍面临交通繁忙、路网密度大、立体交叉多、地下管网复杂、涉及专业多等突出问题,设计难度大、任务重、周期短。目前仍以二维设计手段为主,BIM多用于可视化方案展示、工程量估算、“错、漏、碰”检查等应用,尚未实现真正的BIM正向设计。BIM标准体系不完善、本地化专业化设计软件不成熟、设计流程和交付方式不明确,且无法输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图纸成果,导致BIM技术在交通领域设计阶段发展缓慢,与BIM正向设计的目标还存在差距。

12240302.jpg

2、发展趋势

BIM正向设计技术是交通行业走向数字化的重要支撑,是设计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能力,有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全专业BIM正向设计,革新现阶段二维设计手段;二是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整合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养护阶段BIM应用;三是多角度、集成化应用,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项目管理、数据协同等。BIM最大价值在于全生命周期应用,但关键和源头仍在设计阶段,精准的三维BIM设计模型是信息共享和流转的载体,实现工程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利用,是BIM理念的核心和应用的关键,也是提高工程设计品质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

12240303.jpg

二、BIM正向设计研究路线

本文基于BIM正向设计的理念,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BIM正向设计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和总体思路,建立了全流程应用框架。包括构建全新三维可视化设计基础环境,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撑;研发了专业BIM正向设计软件,实现BIM设计和出图;构建可视化展示平台,革新设计手段和展示方式;探索了数字化交付方式等,突破了BIM正向设计难点。

1、构建设计基础环境

基础环境模型直观反映项目区域地物、地形、地质等状况,是设计的基础。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快速构建市政项目区域准确的实景、DTM、地质等模型,重构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模型。通过关键点坐标匹配,集成融合实景、地质、DTM、管线等模型,构建精准的三维设计基础环境模型,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BIM设计,提高工程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为BIM正向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2、研发道路BIM正向设计软件

市政道路工程互通式立交密集,空间受限,路线线形和横断面复杂,设计难度极大,缺乏本地化BIM设计软件。基于OpenRoads技术平台,研发了符合我国道路设计流程和规范的BIM正向设计软件CNCCBIMOpenRoads,提供了道路BIM三维设计、工程图纸、数字化交付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①协同工作空间定制

工作空间定制是开展BIM设计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设计标准、特征库、模板库、风格样式库等,按行业级、企业级、项目级等不同工作集,存储在工作空间或协同平台上,存储一套适用于某类工程项目的定制化的内容。解决工程项目协同工作中标准化统一问题,从而实现BIM设计“标准统一、内容统一、风格统一”。针对市政道路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国设计规范、习惯要求的工作空间。

②平面设计

通常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组成的复杂曲线,通过交点法、单元法两种平面设计方法,参数化控制曲线线形,最终形成符合要求的路线平面设计。结合构建的设计基础环境模型(DTM和实景),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实时直观设计。

12240304.jpg

③纵断面设计

地形环境直接影响纵断面设计,基于设计基础环境模型(DTM),实时提取平面线位的地面高程曲线,同时在纵断面模型视图中,直观查看平曲线直线段、圆曲线段、缓和曲线段的区间范围,辅助纵断面设计。类似平面设计提供直线、圆曲线、抛物线等组成复杂纵断面曲线,多种纵断面线形的任意组合,支持捕捉关键点实时拖动修改和初步设计,批量化修改设计参数,进行精准设计。高效可视化交互设计变坡点位置、标高、竖曲线半径等参数,并支持同一平面线的多个纵断面方案,快速进行方案对比和优化。

④三维路廊设计

三维路廊设计也称路基和路面设计,通过模板技术提供全参数化构件定义功能,支持任意形式的横断面定制。根据规范要求定制横断面模板特征点、特征组件要素,且模板定义关联工作空间;基于三维路线和DTM,横断面模板放样生成三维道路模型自动生成填挖方边坡,快速建立精准的道路BIM模型。同时,支持可视化超高设计和三维漫游等,并且创建的道路BIM模型支持横断面“剖切”出图、工程量计算等。

⑤桥、隧构造物设计

道路总体图阶段,要快速、准确表达道路沿线桥梁、隧道、涵洞等构造物设置情况,如桥梁的位置、跨径等总体信息,开发了基于路线的桥梁、隧道、涵洞构造物设计工具,通过输入基本参数,在平、纵和三维三个视图可视化构造物设计,同时生成三维模型和构造物工程数量统计,纵断面、总体图及横断面设计图均通过直接“剖切”得到构造物信息。

⑥专业BIM分析

建立完成BIM设计模型后,直接提供基于BIM模型的专业分析,针对道路工程包括水膜厚度分析、路面水流分析、土方量统计、视距分析等功能,自动输出分析计算结果。

⑦BIM出图

现阶段,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成果,仍然要求交付二维图纸,经过研究探索,基于全信息专业BIM设计模型,可实现自动化“剖切”形成编制办法要求的图表成果。归纳总结实现“剖切”“标注”“分图”“报表”等四大功能,基本可以满足图纸要求。通过开发标注、剖切、分图、报表等子系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BIM出图。针对标注实现了路线、十字坐标、示坡线、占地线等八种标注,包含丰富的标注要素,实现一键式标注。基于道路BIM模型动态“剖切”输出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六类图纸,并提供图纸索引和管理功能。基于工程特征对象分类,实现了直线转角表、逐桩坐标表、用地表等道路专业报表的自动生成与输出。

12240305.jpg

3、动态可视化展示

市政项目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专业多。通过BIM软件平台,将各专业设计成果进行集成,融合实景、地下管线、道路、桥梁、综合管廊、景观绿化等模型,利用LumenRT展示平台,对项目进行全线漫游与动态可视化展示,呈现设计效果,实现全方位、多立体的方案比选与设计优化,并可在征地拆迁、交通疏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沟通协调效率,为业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数字化交付

随着BIM正向设计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数字化交付将成为主要的交付方式。数字化交付是通过信息化的数字交付平台,将设计的信息模型、文档资料等集成交付,提高信息存储和共享效率。将项目的设计资料、BIM模型、图纸、表格、工作文档等数字化成果文件,集成后发布为iModel数据格式,利用iModelJS开发数字化交付平台,在桌面端、移动设备和Web端查看和管理,初步探索了数字化交付的内容和方式。

通过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市政道路工程BIM正向设计解决方案,突破BIM设计关键难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