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二)BIM系统在轨道交通运用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方和BIM系统提供方分属于两家单位。通过两家单位资料互提,完成施工图的BIM模型、管线碰撞调整以及施工阶段交底协调工作。具体现状阐述如下六点:
一、BIM模型建模时间较长
BIM模型建模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本身建模时间需要很长的过程,而且受制于设计院各专业提供图纸之后才能开始建模。在工程开始应考虑足够的建模时间。
二、BIM系统在设计上解决空间管线碰撞的运用
目前轨道交通项目BIM系统所使用的基本功能是致力于解决空间管线碰撞。BIM系统已三维立体可视化直观展示空间管道安装位置,通过系统碰撞分析系统自动调整现有已碰撞管线翻弯走向,可完全取代设计院综合管线专业工程师。
三、BIM系统在造价上解决施工材料工程量自动统计和精确下料
有实际工程经验证明,BIM系统统计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相似度达到惊人的99%以上。传统专业软件统计工程量,仅能通过图纸统计主材,平面图未绘制的立管及转弯不在总量内,必须人工另行计算,且相差较大。BIM系统软件统计材料不仅能精确统计主材和辅材,还能可视化指导材料下料及预制工作。减少造价计算工作、控制工程造价。
四、合同体制内中间环节过多
目前大部分轨道交通项目BIM系统单位是独立于设计单位的第三方,与设计院无合同关系,按建筑合同文本规定,无合同关系的单位不能直接发生工作关系。所有工作流程都通过业主方传达,增加时间成本。
五、BIM工程师专业知识欠缺
BIM工程师一般无轨道交通工作经验,对地铁各房间功能、要求,管线、设备布置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忽略管道路由设计要求:比如调整管道走向,将消防水管、冷冻水管穿越自动售票机房,大系统排烟管穿越车控室等设计错误。待设计师调整后,又需调整BIM工程师调整,以此反复,增加双方工作量,时间节点难以保证,增加进度控制难度。
六、BIM系统工程交互平台缺少搭建
设计院各专业工程师各自为战,缺少交互平台使用,过程中只关注本专业内容,专业间很少互动,与BIM工程师协同合作较少,未建立有效的交互平台。
【相关阅读】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一)BIM系统在轨道教程工程中的优越性
http://www.chinarevit.com/revit-54159-1-1.html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二)BIM系统在轨道交通运用现状
http://www.chinarevit.com/revit-54161-1-1.html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三)基于BIM技术轨道交通建设展望
http://www.chinarevit.com/revit-54162-1-1.html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