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什么是BIM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3119人 分享
发布于:2019-12-10 16:05

随着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智慧工地的建设也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管理与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BIM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根据实际案例,来看看建设集团都是如何应用BIM技术来进行智慧工地管理的吧。

一、工程概况

信达公园里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东临韶山路,南临杭州路,西北环绕金斗路,其中三期二标段工程包括35#、36#、42#、43#楼,相应地库及商业S1~S3、S9~S11,总建筑面积约9.5万平米,由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合肥建工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60多年来先后承建的诸多省内外知名项目,屡屡斩获鲁班奖、黄山杯、安徽省质量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省级殊荣,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建筑500强等荣誉称号,拥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等。

二、智慧工地建设

本项目采用广联达智慧工地平台,该平台由多个应用子系统和一个集成平台组成,汇集了工地各应用系统和智能设备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的整理、汇总、分析,结合BIM模型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直观、实时、真实的管理依据。

劳动管理:工人进场报到时,劳务管理人员通过手持设备自动读取人员身份信息,相关信息自动同步至系统,劳务人员全部实名制管理,管理更加规范,人员通过施工现场闸机时,可通过人脸识别方式进出厂,系统自动统计考勤,避免无关人进入施工现场,使出勤管理更规范。

质量安全:现场安全巡检采用云+手机移动端的模式,及时发现现场隐患,手机上直接拍照并选择系统内置的管理库,指定整改人,发送给劳务班组整改,做到信息及时传递,数据及时积累,对未整改情况实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视频监控:现场共设置六组高清摄像机,并关联到智慧工地平台,可对施工现场全线监控,可随时调取施工区、办公区、加工棚、项目大门等相关部位的实时监控画面,实现建设工程监管模式的创新,加强了建设工地的治安安全。

塔机监测:它能够在塔机接近危险位置时自动发出提示或控制信号,辅助操作人员合理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吊钩可视化能实时以高清晰图像向塔吊司机展示吊钩周围的实时视频、图像,使司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正确的操作和判断,能够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环境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可将现场的各类硬件设备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硬件远程控制、智能化应用等,当现场环境监测指标超标时,可自动关联启动喷淋设备自动降尘。

智能用电:能够实现施工现场断电、漏电、电气火灾、过载及线缆断开等用电故障的及时预报警,还可实现电量统计等功能,大大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效率。

VR安全教育:工人在项目上岗前,利用VR安全教育系统,进行沉浸式的安全教育,实现最佳的安全教育效果。

临边防护:该系统由防护传感器、声光报警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云平台构成,当防护围栏被打开,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并将报警信息推送至项目人员的PC端、手机端,告知被打开防护围栏的具体位置信息等,项目的人员及时进行检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预防因为围栏位移而造成坠落事故。

安全定点巡视:巡视人员使用便携式移动终端读取二维码,对现场配电箱、重大危险源等进行分类快速识别,之后完成巡检数据记录,便于持续跟踪和故障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预防。

BIM+智慧工地技术的推广使用,为项目操作层解决了诸多工作效率问题,为项目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多方位的数据支持,促使项目整体可视化、信息化的管理升级。随着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我们不仅仅要善于建设智慧工地,在智慧建筑、智慧运营以及智慧城市中,都要与BIM技术相结合,构建真正的信息化集成管理。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