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一、BIM技術在成本预算与材料采购中的运用
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的成本预算的有效管理,通过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优化能够有效避免其中的较多问题,降低施工成本。另外,BI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采购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从而进行合理的材料采购,减少材料的浪费。
二、用于协同设计与碰撞的检查
BIM技术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并以此实现了与建筑工程设计相关各种信息的共享和协调管理。在信息交互平台上,通过信息共享,可对不同类型的设计模型进行有效的处理,完成模型间的交互以及合并工作,满足协同设计的需求,并提高其设计水平。BIM碰撞软件分析系统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也较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综合分析BIM模型的具体状况,利用相关模拟技术以碰撞检查的方式来检验装配方案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减少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更加科学、实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三、BIM模型与图纸绘制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首先是建立BIM模型以及设计图纸的绘制。在装配式建筑BIM模型建立过程中,其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设计标准制定、模型建立以及模型的实际应用。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单位应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具体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类型、材质以及尺寸大小等参数进行设计,并使用相关技术实现对于设计过程中所有参数进行管控,不但如此,一旦相关某个数据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一些数据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设计图纸错误问题的发生率,对于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在建筑施工组织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组织主要由图纸设计以及准备工作所进行,其中进行同时的设计要具体准确,作为整个过程的参考依据,一定要严谨的进行计算。图纸设计需要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而成,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在深入分析和探究之后绘出图纸。同时建筑所需要的材料一定要提前进行采购,摆放需按照相关的规定严格执行材料,进入现场之后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摆放,对于材料的使用情况和特性进行标记,一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混乱现象。
五、预制构件的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所应用到的预制构件种类以及数量较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预制构件丢失或者使用错误的现象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通过对BIM技术以及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预制构件的使用进行追踪以及管控。在构件进入现场时,在门禁软件系统中设置RPID阅读器,并以此来对构件入场时间进行准确的记录,待构件进入现场后,现场施工人员应对构件数量以及质量进行检验,待检验无误后,使用BIM技术将运送车辆引至指定位置,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管理水平,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整个施工工作的整体效率。
六、用于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效率的提升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为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工序相对复杂,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对机械化以及安全措施的要求也有着非常高的标准,且必须严格遵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BIM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模拟其工作流程,尤其是某些预制构件的安装对装配建筑工程来讲十分重要,更需要加强练习,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操作能力。为加强BIM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可经设计将电子芯片安装在各个构件的合理位置,如此一来,BIM技术就可通过电子芯片获取相应的信息,在构建的模型中实现各零件的准确匹配,为施工人员的安装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减少错误的发生比例,实现各构件的完美装配。另外,BIM技术的模拟功能还可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意外事件进行模拟,帮助施工人员对这些意外事件预先做好防护措施,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