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建模要求有哪些?记住这八点!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2267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2-14 17:28

为了保证各专业建模人员以及相关分包在建模过程中,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的协同,确保大家的工作能够有效对接,同时保证模型的及时更新,BIM团队在建模时必须遵从固定一致的建模规则,从而保证每一部分的模型在合并之后的融合度,避免出现模型质量、深度等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对BIM模型建立的要求如下:

摄图网_400880724_wx_工业场地施工图(非企业商用).jpg

1.模型命名规则:大型项目模型分块建立,建模过程中随着模型深度的加深、设计变更的增多,BIM模型文件数量成倍增长。为区分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不同时间创建的模型文件,缩短寻找目标模型的时间,建模过程中应统一使用一个统一的命名规则。

2.模型深度控制:在建筑设计、施工各阶段,所需要BIM模型的深度不同,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仅需要了解建筑的外观、整体布局,而施工工程量统计则需要了解每一个构件的尺寸、材料、价格等。

3.模型质量控制:BIM模型的用处大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可视化展示与指导施工。不论哪个方面,都需要对BIM模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用于指导施工。

4.模型准确度控制:BIM模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建筑的可视化展示,需保持与实际建筑的高度一致性,才能运用到后期的结构分析、施工控制及运维管理中。

5.模型完整度控制:BIM模型的完整度包含2部分:一是模型本身的完整度,二是模型信息的完整度。模型本身的完整度应包括建筑的各楼层、各专业到各构件的完整展示。信息的完整度包含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信息,各构件信息都为后期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6.模型文件大小控制:BIM软件因包含大量信息,占用内存大,建模过程中控制模型文件的大小,如尽量避免体量建模,避免对电脑的损耗及建模时间的浪费。

7.模型调整标准:对各专业、各区域的模型进行调整时,应保证每个子模型的准确性,并保证各子模型的原点一致。

8.模型交付规则:模型的交付完成建筑信息的传递,交付过程应注意交付文件的整理,保持建筑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