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实施风险有哪些?如何降低BIM实施风险?
相较于其他行业已经很好的结合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建筑行业的更新升级仍然处于原始的人力劳动阶段,同时,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处于比较初步的时期,只是简单的技术应用,大多数集中在解决绘图错误和模拟流线,并没有从各方面研究项目情况再综合考量来指导项目,在实现BIM深度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困难。
BIM理论的发展的基础源于信息产业新技术的出现和相关研究的推进,再进一步结合到建筑工程领域中来,主要以三维模型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图纸内容,而对相关数据的调用也是BIM技术在实际运用上的重点,这将对将来技术的要求提出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产业的进步带来的使用上的范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式不同也将给BIM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之间的磨合带来一定的挑战。
通过笔者对国内外实际建筑工程领域的建造技术的考察,尽管大家都提出行业需要新技术新力量的帮助,来完成行业的优化升级,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但BIM实际在施工领域的应用尚未成熟,接下来还需要政策扶持和引导,来完成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推广,等到全生命周期内有成熟的应用案例,就能直观的显示其有别于传统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在过程中带来的优势。目前,国内很多单位已经尝试用自己不同的理解来进行探索性应用,但由于切入时间一般在施工图完成后,所以实际投资方能给与BIM应用的时间较少,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市已制定《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08-2201-2016,J13453-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的作为使用标准,在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也有了相关引导性文件的出颁布,再加上近年来相关技能考试的蓬勃发展,行业内正在有引导性地确定BIM发展和实施的战略方向,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根据各专业各单位不同的特色,在原有的信息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更为精准的内容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从广义上来定义BIM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情况,从而避免了某个环节单一使用BIM技术却无法与其他配合单位协同工作的情况。
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涉及面较广,所以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时,需要兼顾多方利益和实际情况,作为一种全新技术的应用,不同于CAD技术给行业带来的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其带来的是全然不同的对项目的综合性管控方法,多方在理解不足的情况,必然有抵触和质疑心理,BIM技术的核心是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是一个综合回环内的关键节点的改变,带来从应用工具到工作方法,从单一工作到多方协调的整体提升,所以需要在规范相关要求和标准时充分兼顾多方利益,制定合理科学文件来推动技术发展。
BIM在项目中有效应用促进主要需要以下好处:
BIM平台软件开发。强大和一致的应用软件工具形成统一的系统,符合建筑行业的应用平台,这是BIM应用成功和实力的前提。
建立BIM数字资源。在数字环境中构建结构,数字组件是最重要的组件和基本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应与物理建筑一致,使用起来很方便。
BIM应用环境改善。BIM应用的成功还取决于硬件环境的改善和应用的识别和识别,提高了培训和评估条件。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和建设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在项目生命周期的相互交流和综合交流中不能依赖企业,用户的自发行为,而是需要在环境中规范化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的框架内,建立符合数字标准的行业特点。
文:俞少寅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