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案例:BIM如何辅助施工?以苏州现代传媒广场工程为例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114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2-03 11:25

本文以苏州广播电视台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工程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图5-1是应用BIM技术得出的项目效果图,该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32.8万平方米。工程地下三层,地上由二幢塔楼及裙房组成。办公塔楼42层,高度214.8米,采用核心筒钢框架结构体系,裙房演播楼采用重型全钢结构。酒店塔楼38层,高度164.9米,采用核心筒-外框架劲性结构,裙房商业楼采用框架结构。该工程引用了BIM技术,因此本文将以该案例对施工阶段三大目标管理中的BIM应用做重点分析。

image.png 

图5-1项目效果图

由于苏州市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工期要求紧,使得施工单位面临了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又要高效完成并如期交付业主的难题。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工作,施工单位主动在技术上寻求创新,购买了广联达BIM5D平台,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对该项目开展施工管理工作。

5.2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

苏州广播电视台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工程从方案决策到深化设计再到工程施工方面都利用了BIM技术,本文主要介绍施工这一方面。

本项目之所以能通过BIM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主要是通过应用软件工具构件BIM模型,通过建模对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同时,利用Navisworks以及Lumion软件制作施工模拟动画,通过三维动画将二维的图纸设计直观的变现出来,这使得原本各专业分散的图纸合并在了一起,使得平时不易发现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出具指导施工的CAD图纸经过设计院确认然后重新开始指导施工工作,就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

本工程的地下车库部分管线设计较为复杂,各预制构件搭接处钢筋密集交错,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各种管线、预制构件搭接发生碰撞,将给施工现场的各种管线施工、预埋和现场预制构件吊装、制安带来极大的困难。采用了BIM技术后,通过对BIM模型的研究分析,发现自动喷洒系统和送风风管在空间上存在交叉错误,如图5-2是利用BIM技术对管线进行模拟的效果图与实际施工的对比,应用了BIM技术后,许多在图纸上无法发现的错误能被提前发现,防患于未然,有效减少了返工的概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图5-3是用BIM技术做的对地下车库的预览图。

image.png 

图5-2虚拟施工与实际施工对比

image.png 

图5-3BIM预览图

此外要完成该工程的供水系统的管路与暖通供热管网都需要在地下室的墙壁上开凿孔洞,如果应用传统的CAD软件,经常会因为设计深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无法准确的预留孔洞的位置,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问题。但如果利用REVIT软件构建BIM模型,将平面的施工图纸转变为可视化的3D模型,施工人员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所有出墙管道的具体尺寸及位置,有效保障了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避免了后期开凿的问题。图5-4是用BIM技术对孔洞预留就行的模拟,图5-5是孔洞预留的效果图。

image.png 

图5-4施工孔洞预留模拟

image.png 

图5-5预留孔洞施工效果图

在进度管理方面,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够灵活,通过横道图法来进行计划的编制,然后再按计划的进行按部就班的施工,这样发生问题后只能被动解决,但损失已经发生了,进度也被拖延了,为此,采用BIM技术来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BIM技术应用于进度管理首先仍是要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将3D的模型构件与进度表联系,就形成了能直观展示施工过程的4D模型。以施工时间为轴,将各项工作按顺序在轴线上排布,在已建好的模型上面,软件平台的3D模型构件就能根据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用“已建”、“在建”、“延误”来表示模型情况,三种模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如灰色表示“已建”,紫色表示“在建”,对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延误”模型,也可以用别的颜色来表示,这样形象的表达通俗易懂,能让绝大部分人明白其中的意思,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阶段是,要定期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工序,然后将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进度计划相对比来判断工作的完成程度,再对下一项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这是个循环的过程,这种工作模式将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可以说是实现了施工进度的动态管理。

在成本管理方面,首先,运用BIM技术能预估工程的造价,造价工程师利用BIM模型可以获得各设计阶段准确的工程量、设计参数和工程参数,并结合经济指标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估算、概算。BIM模型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图纸存在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BIM模型会完整的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信息保存下来,并且能时时统计工程量,提出分析报告。BIM模型中的每个构件都与现实中的实际物体相对应,并根据实际情况编辑属性,因此,计算机可以直接根据构件本身的属性,如类型、尺寸、数量进行识别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分类迅速做出统计。图5-6是在BIM软件中的项目明细表,其中每个构件的数据都清晰可见。值得注意的是,基于BIM技术得出的工程量并不单单是长度和面积的统计,智能软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量进行减扣,从而使数据更符合实际,并且自动形成电子文档被永久存档,这使得很多造价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在有限的工作上。

image.png 

图5-6BIM项目明细表

BIM技术被用于现场的场地布置,使得土地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大大提升了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如图5-7为模拟施工的效果图,并且,应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后,发现了许多原先不易被察觉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优化设计方案,就可以大大减少返工的概率和节约成本。

作者:钟琪 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