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你敢相信?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竟然有这么多?!
BIM技术引进国内后,最早开始对其进行接触与探索是设计行业,但由于彼时人们对于BIM技术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探索不够深入,应用经验也相对空白,使得其应用效果与价值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而随着BIM技术的成熟,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也日益显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参数化建模是在建立模型时利用建筑相关的专业知识、满足规则要求来进行确定建筑的几何参数和约束的一套建模方法,最后建立的模型是3D的实体模型,并且专业知识表现的形式为建筑对象,例如楼梯的踏步数量和楼层高度变化相关联,当楼层的层高发生降低或增加的时候,踏步的数量也会自动的减少或增多。很明显参数化建模在进行模型建立时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它是BIM能够变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一些大型复杂的建筑物,它的建筑性能在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中也是无迹可寻,如现如今建筑材料的发展是日新月异,规范的更新速度远远不能追赶上建筑材料的发明创造的步伐。建筑材料的集约化、建筑结构的效率化等需要实现的话,必然离不开已有的参数化模型,否则就需要通过BIM模型的分析和性能化设计才可以实现。BIM技术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建筑行业发展方面的经济型更强效率更高。
现如今人们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在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性能的分析时,首要的是需要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其次要提高建筑产品的舒适性和提升它的健康指数。利用BIM软件的平台建立的BIM模型,在使用一些特殊插件后可以输出成能够满足不同专业软件进行分析的数据格式,根据这些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虽然不可能使各项性能都达到最优的性能,但是可以确定一个平衡点,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建筑设计进行交底时,往往都是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利用设计成果(二维图纸)对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意图、还有要求进行交代介绍,但是这个惯例也即将被彻底的打破。目前,一种新型的交底方式逐渐的替代以前的交底方式,利用BIM核心建模软件建立整套的建筑模型,包括土建、安装、场地等模型,各专业模型需要进行碰撞检测,然后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果可以输出到图纸中,减少在施工中遇到的设计缺陷。现在进行设计交底时,利用的设计成果已经变成BIM模型,并且交底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