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案例:BIM如何用于综合管网?以海德公馆项目为例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703人 分享
发布于:2021-10-22 16:54

海德公馆项目为普通住宅楼群体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1万m?。地上32~34层,建筑高约100m。地下2层,层高3.7m,地下建筑面积5.1万m?,主要为停车库、设备用房及管理用房。地下机电管综主要包含了消防、给排水、暖通、强弱电、高压等多个专业,各专业间的管道、桥架等有较多交叉布局情况。为充分利用梁底和板底空间,使管道、桥架等布局简洁、规范,有效提高净高,对各专业的图纸进行整合,采用BIM技术建模,直观展示各种疑义、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综合管网BIM应用目的及主要解决问题

2.1应用目的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BIM三维建模可视化,发现并有效优化机电与机电、土建与机电管线的错、漏、碰等问题,在施工前即通过模型加以优化调整。提高安装的合理化和使用率,减少后期的拆改、返工。

2.2主要解决问题

(1)改变不合理排布:未优化前,喷淋、给水、压力排水、消防管道等与强弱电、动力等桥架交互重叠混乱,碰撞较多。优化后,各类管道、桥架统一布局、各行其道,避免碰撞。

(2)调整交叉凌乱,占用过多的空间:优化前,管道与管道、桥架与桥架之间标高、间距等各有不同,互相交叉占用空间过多,影响地下室净高;优化后,管道、桥架尽量贴梁底设置,统一标高、间距、转弯位置及方向等。在集中交叉处,合理利用板底空间向上翻越,避免了因一处结构影响导致管网标高降低的现象,整体提升了地下室净高。

(3)解决管网路径不合理带来的使用功能冲突:优化前,存在如管道、风管穿越人防门、防火卷帘上口、管道遮挡出风口、出入口、与结构相冲突等问题;优化后,通过改变管网路径以避开影响使用功能的位置。

3深化设计流程和内容

3.1深化设计流程

深化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image.png 

图1深化设计流程

3.2深化设计内容

(1)综合管线支架深化:模拟管道、桥架的排布、走向、定位,支吊架安装,确定各管线的标高、位置及交叉处理(图2)。

(2)设备房综合管线优化:模拟各类设备定位、管线走向及标高,支吊架设置,确定与设备连接的管路和附属配件安装详图(图3)。

(3)变配电房综合管线深化:配电箱(柜)、桥架、母线等协调定位,布置整体平面。

image.png 

图2综合管线排布深化

image.png 

图3设备房深化

4设计及避让原则

4.1深化设计原则

(1)原设计图只有文字表述,节点图需深化设计的;(2)无设计图纸或表示不清楚的;(3)需综合管线排布的部位(如管线、设备密集、管廊、狭小空间等),重点部位(如设备房、配电房等);(4)优化施工工艺、便于操作及检修。

4.2避让原则

(1)有压管让无压管;(2)小管让大管;(3)一般管道让通风管;(4)气体管道让液体管道;(5)分支管让主干管;(6)冷水管让热水管;(7)工程量小让工程量大的;(8)检修次数少、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不方便的。

5关键部位的深化设计与调整

5.1关键部位深化设计

(1)设备房深化设计内容包括管道、阀门仪表精确定位,合理布管,满足设计规范及验收要求,阀门检修方便,设计管道支吊架安装详图,布局美观,凸显经济效益。

(2)配电房深化设计要明确配电箱安装位置,要注明电井内桥架目前安装位置,电井内的线盒点位要明确,排布要规范整齐,方便穿线压接,符合用电规范。

(3)机电安装管线密集,管径较大,阀门质量较重。在安装前必须对其进行深化设计,明确管线走向,优化管线路径,对施工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合理设置支吊架,使管线阀门安装整齐美观,避免后期拆改、返工。

5.2BIM模型整合与调整

5.2.1碰撞检测与调整

(1)整合各专业BIM模型,全部叠加至同一图纸中。查找原设计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

(2)对典型的消防水管与桥架碰撞、风管与水管碰撞、管道与桥架碰撞问题,根据管线避让原则,合理布置管线走向,在施工前加以调整,解决管线碰撞。

(3)合规合理布局,利用水平距离解决竖向交叉,交叉点严禁设置在梁底。

5.2.2管线综合排布优化

(1)各专业通过BIM进行协调综合,消除碰撞,优化原有设计图纸。确定设备位置及管线走向,并预留合理的安装及操作空间,确保管线综合布局的合理性与美观性。

(2)正确、合理设置支吊架,尽量使用共用支吊架,保证管道支吊架的规范间距,降低工程成本。

(3)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汽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4)车道净高不低于2.3m,车位净高不低于2.2m;各防火分区处,防火卷帘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5)污排、废水、雨排、凝水等自然排水管线严禁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6)桥架上下翻时要放缓坡,角度不宜大于60°,一般以45°或30°为宜。

6施工部署交底

综合管网施工前,项目进行管网整体施工部署交底会议。确定海德公馆综合管网观摩区设定在地下1层第4,6防火分区,建筑面积7557m2,层高3.7m,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施工要求为:(1)水电风主干管平行地库主梁安装;

(2)风管支管贴次梁底安装;(3)管线、风管等避让防火卷帘门;

(4)水电风主干管避让车道移至车位上方;(5)风管整体变径,提升净高;(6)管道避让风管45°翻弯,提升净高;(7)风管及桥架大于1.2m,两侧增加下喷;(8)消火栓箱改为2个小箱(宽×高×厚为500mm×700mm×220mm),正装在柱上,一个放卷盘,一个放栓头和水枪面;(9)桥架、灯具、疏散指示位置和高度优化;(10)桥架合并、强弱电桥架路线定位优化;(11)优化配电房设备安装和照明灯具;(12)风机房、泵房设备安装;(13)统一系统标志的喷涂、标牌的安装;

(14)风管支管合理利用主次梁空间,提高净高。

7综合管网实施质量管控

7.1质量管控

在综合管网施工前,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建立全员质量责任意识、建立全周期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形成技术、质量、工程、机电安装4个部门联合管控。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并与土建专业配合预留预埋,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把关。过程中严格按优化后的图纸、设计和规范施工。

7.2样板引路

项目坚持样板先行。在消防、暖通、给排水等专业管道大面积施工前均进行工法样板和实体施工,联合区域各职能部门对样板验收通过后再进行大批量施工。样板对内可作施工指导,对外可作宣传展示。

内容来源:《施工技术》第47卷第10期2020年5月

文:钟恩 黄立暖 严福意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