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国内如何发展推广?关于BIM技术的推广建议
近年来,我国也积极推动BIM导入项目, 要求许多大型公共工程导入BIM。为了争取更多公共工程标案,国内业界有许多公司导入 BIM技术, 但我国目前对于BIM仍属于起步阶段,其相关作业规范与管理机制皆尚未成熟,对于BIM技术的运用容易造成混乱。
一、政府渐进式推动相关法律以及规范
BIM的导入与契约法律息息相关,由于法律问题涉及政府,所以需由政府来进行推动。国内现阶段仍缺乏BIM相关法律以及规范,建议政府与业界及学界讨论并拟定相关需求规范,透过产官学合作,其所订定之规范才能真正有效实行。尤其对于不同阶段共同执行BIM项目来说,若有一套良好的作业程序标准,对于不同单位的整合将能更有效率地合作。
首先,政府应针对不同阶段提出明确的模型交付标准,应明确规定设计端对于模型建立细节程度需达一定标准,以利施工端后续能深化应用;施工端对于模型深化应运后,其需依照营运维护端的需求交付模型以利后续运用。其次,政府应订定模型建立权责规范、风险责任规范及档案管理规范,在权责及风险有法律规范保障下,设计端与施工端就不必担心若未来合作后有任何纠纷无法可循。最后,对于协同能力的提升,建议政府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前期透过提升BIM技服费用比例鼓励各厂商以协同作业方式进行BIM项目,中期以承揽价金规定厂商在一定金额以上之标案须以协同作业进行BIM项目,后期等到国内协同作业模式成熟后,规定公共工程必须以协同作业模式进行BIM项目,渐进式的改善国内厂商对于BIM各自作业的模式。
二、加强BIM推广,使各单位了解BIM技术带来的效益
国内虽然越来越多人开始听过BIM这个名词,但对于整个营建产业来说真正了解的仍占少数,整体的观念还是认为BIM应用大多是3D可视化模拟而已,业界因政府案子而导入BIM的公司也多是为了取得标案,真正有实际运用到的寥寥无几。推广BIM的目的是要让大家了解BIM运用过程、方法与目的,许多业主因为不了解BIM核心价值,所以认为它无所不能,也因为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导致BIM的要求只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实行。建议除了透过公部门的推动外,学界与业界也能多举办相关研讨会,让更多人能真正了解BIM的核心价值。
对于BIM的推广,除了让大家了解到BIM的核心价值外,针对不同单位应作深入推广,导入BIM除了能提升公司本身竞争力外,对于设计端,BIM导入能帮助他们做各项分析模拟,提供优化设计。并且在与业主、施工端的沟通,可透过模型3D展示,更清楚厘清问题。对于施工端,BIM可以帮助数量计算、4D排程模拟,以利掌握现场状况并提升工作效率。当双方都充分了解BIM所带来的效益,就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提升本身BIM技术,对于未来在双方在共同执行BIM项目时,基于良好的BIM技术能力下,发展协同作业能帮助双方更有效率的进行整体项目。
三、增加业界人员BIM专业培训,带动市场机制
在导入新技术的过程中,往往最缺乏的就是专业人才,现阶段由于BIM发展仍属于初步阶段,人才较为缺乏,倘若未来BIM发展较为成熟时,业界公司全力投入BIM发展,其竞争力一定会比其他公司强,在市场机制的环境下,其他公司定会跟进脚步,最后带动整体市场工程皆以BIM项目进行。建议各方可加强BIM专业人才的培训,学校可针对BIM相关技术开课,让学生与在学期间就能了解BIM相关知识;业界人士则可透过参与研习会与学校进修的方式了解BIM技术核心价值。当业界专业人才充足时,对于BIM技术运用则能更广泛、更全面。
四、提升国内统包工程于公共工程比例
BIM理想实行方式为整合交付模式(IPD),但由于国内发包模式、习惯与法律规定有别于国外,所以要达到整合交付模式(IPD)不是这么容易。在国内传统项目执行模式(DBB)下,设计端与施工端并非同一团队,在双方互不了解对方需求情况下,导致BIM模型延续应用情形不佳。建议提升国内统包(DB)工程于公共工程比例,在统包模式下施工端能提前加入设计端的协调流程,除了减轻设计端压力外,也能多了解彼此的需求、互相吸取经验,在未来不管是沟通或合作上都能更有效率地进行。
BIM在各国的发展已成趋势,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营运维护阶段的全生命周期,都可透过BIM进行整合,许多国家将BIM应用于各工程项目中,并从实务经验回馈中更加确立了BIM的重要性。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