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车库的坡道怎么画?利用Dynamo解决地下室拐角坡道优选方案
文章来源:湖南建工BIM中心
在地下车库上下层连接车道处,经常会碰到存在拐角的坡道,而拐角处坡度及标高的确定关系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大家都知道,Revit本身楼板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绘制弧形坡道或拐角坡道时对各个重要定位点的标高不太好控制,且在表面平滑度上也存在不足。这时便需要借助其他插件来解决,下面以BIM中心提供咨询服务的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宫项目为例,讲解如何利用Dynamo解决地下室拐角坡道优选方案这一难题。
一、发现问题
按照设计图纸对拐角坡道进行初步建模,发现坡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施工无法达到平坡不超过15%,纵坡不超过5%。根据初步分析,必须将-2.170处的坡道值增大,才能实现满足规范要求的坡道。
二、Dynamo参数化模型创建
1.截面轮廓获取
通过Dynamo中的“Face”分别对上下坡道处的截面进行获取并转化成Dynamo中的线。
2.可控参数设置
利用“Geometry.Translate”命令获取拐角处内角和外角处的顶点,并将其标高值设为可调参数。这里我设置参数为:内角处的顶点标高、外角顶点相对内角顶点标高偏移量。
3.模型生成
结合Solid.ByLoft、Solid.Difference等相关实体编辑命令生成相关实体模型,并转化成Revit模型。
三、优化方案比选
1.方案一
上坡道值改为13%时,分别对Dynamo两参数进行调整控制,最终得到“内角标高为-2.675mm、外角相对内角偏移为150mm”时为最佳方案。
2.方案二
上坡道值改为13.5%时,分别对Dynamo两参数进行调整控制,最终得到“内角标高为-2.774mm、外角相对内角偏移为150mm”时为最佳方案。
与施工技术人员沟通,考虑施工难度、规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最终确定采用方案二进行施工。
四、方案深化设计
由于施工时需考虑梁标高位置确定,于是对模型各梁处顶点标高进行优化调整,最终生成满足施工要求的模型。
Dynamo的应用大多侧重于异性建筑模型创建,由该项目案例可发现,在具体实施中,Dynamo也能适当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Dynamo可控参数化编辑为施工方案选择提供了有利便捷,同时优化方案比选过程中,既保障模型精准度又缩短施工周期,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依据,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Revit中文网作为国内知名BIM软件培训交流平台,几十万Revit软件爱好者和你一起学习Revit,不仅仅为广大用户提供相关BIM软件下载与相关行业资讯,同时也有部分网络培训与在线培训,欢迎广大用户咨询。
网校包含各类BIM课程320余套,各类学习资源270余种,是目前国内BIM类网校中课程最有深度、涵盖性最广、资源最为齐全的网校。网校课程包含Revit、Dynamo、Lumion、Navisworks、Civil 3D等几十种BIM相关软件的教学课程,专业涵盖土建、机电、装饰、市政、后期、开发等多个领域。
需要更多BIM考试教程或BIM视频教程,可以咨询客服获得更多免费Revit教学视频。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