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案例——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停车楼机电EPC项目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1672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8-16 17:11

image.png

    一、项目简介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填海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工程填海造地总面积近220万平方米。澳门口岸建成后将作为粤港澳三地经济发交流的重要枢纽。

    二、BIM技术设计应用为赶上大桥整体建设进度,澳门口岸项目施工现场最高峰时有一万多人同时施工,上百个环节同时平行开展施工造成的交叉作业及工程碰撞是另一个巨大挑战。

image.png

    三、项目有以下特点:(1)采用澳门标准设计、施工,承建方需要负责图纸的深化设计工作,BIM模型精度要求高,模型需配合项目达到后期运维阶段;(2)建设工期极为紧张,因此施工阶段的深化设计、施工过程管理、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因素;(3)项目各施工交界面,相互重叠,施工组织复杂,需要在施工实施前期就要考虑到施工交界面的问题;(4)项目世界瞩目,在建设中要用多元化、可视化的技术措施推进施工、展示施工效果。

image.png

    四、项目装配通过BIM技术对各系统管线进行综合设计,以满足各功能分区的净高要求,最终输出管线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并将深化模型提交给机电施工组进行支吊架深化,用以指导机电安装。1、辅助图纸会审通过三维BIM模型,排查图纸问题,形成问题报告并反馈给设计方,在施工前得以解决。2、机电管线深化通过Navisworks碰撞功能,自动检查机电管线净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复杂部位小管线净高则通过手动测量检查。

image.png

    3、综合支吊架的应用设计团队在机电BIM管线深化过程中,要求在满足各专业规范及现场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多采用综合支吊架,做到简洁、美观、经济。4、工程量统计分析通过Revit明细表功能,自动统计各构件工程量。5、工程量导入算量软件专业分析在原有的BIM技术模型基础上,通过结合广联达算量软件实现工程量统计,节省在算量软件中重复建模的工作量,争取在技术模型向算量模型转换的应用中总结团队经验。

image.png

    五、BIM技术在施工中的总结应用1、BIM融合其他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在BIM模型基础上,加入施工现场的详细数据和资讯,结合总平图纸、航拍照片等技术,对于物料的合理摆放、临时排水工程、场地移交及施工交界面等进行模拟实施,选择最优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2、模型漫游与AR图纸识别系统演示视频模型漫游与AR图纸识别系统演示视频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工程运用BIM技术提前解决了土建、机电、装饰等各类碰撞问题;机电深化优化设计运用BIM技术后,节省大量设计时间;运用BIM平台,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工期大大提前。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