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现阶段我国BIM技术应用范围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415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8-11 16:05

我国首批BIM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编,于2012年11月成立编制组。在国家工程建设规范的BIM标准出台前,BIM应用最多的还是建筑设计方面,从二维的CAD过渡到三维的建模软件,国内大部分BIM应用还停留在软件层次上,与建筑信息的交互共享还有一定差距。

1、3D可视化

传统2D图纸缺乏整体性、看图费时费力不直观。采用BIM技术进行翻模,在建模过程中虽然属于2D平面套叠,但建模完成后即可产生3D立体模型,可针对重点检测项目如管道、建筑物外墙等,做整体性的检测,较为直观且不容易发生错误。

image.png

3D模型的可视化的出现有力地弥补了施工过程中各参与部门因缺乏对传统建筑图纸的理解能力而造成的和设计之间的交流鸿沟,实现了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BIM工具的提升,使工程项目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施工,同时也使自己真正摆脱了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以后建成是什么样子。

图纸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人员再通过与2D图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读图识图能力,使工程项目图纸沟通效率极大幅度的提高。

2、场地空间管理

场地空间管理是项目为节省空间成本、有效利用空间、为最终用户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环境而对建筑空间所做的管理。BIM不仅可以用于有效管理建筑设施及资产等资源,也可以帮助管理团队规划空间的使用情况,处理最终项目部要求空间变更的请求,分析现有空间的使用情况,合理分配建筑物空间,确保空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image.png

3、施工方案模拟

施工方案模拟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了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方案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按月、日、时进行施工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例如:施工模板、玻璃装配、锚固等)。借助BIM对施工方案的模拟,项目部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并清晰把握在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也可以进一步对原有安装方案进行优化和改善,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4、施工进度模拟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用于表示进度计划的甘特图,由于专业性强,可视化程度低,无法清晰描述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

image.png1597133068376584.png

5、深化施工设计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项目参与方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目前设计企业主要由建筑或者机电专业牵头,借助CAD平台,将所有图纸打印成硫酸图,然后各专业将图纸叠在一起进行管线综合,由于二维图纸的信息缺失以及缺失直观的交流平台,导致管线综合成为建筑施工前让业主最不放心的技术环节。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项目部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用BIM技术可以在各种专业模型进行细化拆分,从而调整施做计划,有效指导制造厂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艺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为在复杂工序交叉及特殊环境下的施工创造实用价值。

在遇到复杂节点时,项目部利用BIM技术来评估节点设计的布局、合理性。

BIM甚至可以做到钢筋等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现场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深化施工设计还可以借助BIM演示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部进行选择,通过施工期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各部门迅速评价风险和时间。设计的实时修改往往基于最终项目施工的反馈,在BIM平台下,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直观的展现并迅速达成共识,相应的需要决策的时间也会比以往减少。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