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热潮冷思考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领域,BIM正日趋火热,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等众多企业、组织无不参与其中,以期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
然而,企业高涨的热情,有时不免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譬如:认为BIM只是软件或单一技术,概念混淆;认为BIM只是建模;或与之相反,认为BIM是无所不能的。如此种种,从概念到应用的误解,究其本源,都是对BIM本质的认知问题。既然如此,那么企业面对BIM汹涌热潮,该如何认清,又怎样避免走入误区呢?
首先,很多企业实施BIM的最大误区是对其本质的认知,BIM不仅关乎三维数据,还意味着创建包括二维数据源文档、电子表格和其他内容在内的整体信息资源。
如果明确了合适的工作流和流程,BIM就能帮助组织提高建筑设计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有助于推动真正创新的协同工作流程。反之如果仅仅是供应链中每个组织采用单一、最低常用标准的数据模型,BIM将无法完美实现。其次,一直以来,国内BIM应用流传着两种声音,一种是BIM就是建模,一种是BIM万能,但两者都不可取。将BIM等同于建模,这是对BIM的一种狭隘认知,而认为BIM万能则明显太过激进了。“和以往‘甩图板’革命所不同的是,BIM所带来的革命不仅发生在设计行业,更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entley大中华区总裁刘德盛认为,BIM就是三维协同设计,它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维护,对于业主和设计方来说,它将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整个项目运作的效率和质量。从Bentley大中华区总裁的话中,不难看出建模说的狭隘,也不难发现万能说的夸大其词。毋庸置疑,BIM确有其强大之处,但要说到无所不能那就不切实际了。毕竟,不论怎么说BIM都是一个工具,它无法代替设计师、项目经理,更不能不能替代预算员、建筑工人。
最后,在BIM协同领域也存在着普遍的认识误区,即认为BIM是一种设计导向型方案,必须选择使用相同三维工具的建设公司合作,以创建单一的项目信息源。
这是国内BIM整个行业都流传的一种错误说法。业内专家认为,单一数据模型不仅费用昂贵、难以实现,而且并不适用。尝试过这种模型的组织很快就会发现,因涉及的专业很多需要信息联合,单一模型容易陷入多个无法控制的数据孤岛。
同时应该看到,真正的BIM是指由信息移动化所驱动的信息共享(贯穿整个工程领域和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它让承包商和业主运营商有权访问关键设计数据,并可使用该数据来提高施工和运营流程的效率。此外,BIM绝非仅限于三维数据,二维数据依然十分重要,因为文档、电子表格和其他数据库中的信息都是整个BIM方法的一部分。
(来源:《中国建设报》吴付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