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的概念是什么?国内外对BIM概念的研究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1580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8-07 14:27

随着近年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创作变得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然而作为数字化设计的集合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化管理系统(BIM)在国内的规模化推进却依旧艰难,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了找出问题,解决目前这一现状,本文从工程项目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角度切入中国的建筑设计,从大量的具体的工程实践入手,分析并阐述了目前我BIM实践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对目前国内普遍应用以及主流的BIM平台进行了总结,为BIM在我国设计院的有效推进与本土化实现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02.jpg

文章总结出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现方式,将有效的促进我国尤其是设计院架构下的建筑产业的信息集成化建设发展。本文的研究将原有大量分散的BIM策略进了系统性的串联。对BIM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梳理。为未来的BIM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构架和方向性的操作指南。在论文的展望与结论部分,作者对未来在建筑数字信息模型的基础上,数字地球以及定制化设计方式提出了自己开拓性的意见。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与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电脑革命和9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及其普及作用,计算机网络使得信息化所包含的信息收集、传递与共享具备了实现的技术条件。信息技术近十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重要意义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举世公认。在工程建设领域,计算机应用和数字化技术已展示了其特有的潜力,成为工程技术在新世纪发展的命脉。

16.jpg

对于BIM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率先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基础性研究。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4D模型,将建筑构件的3D模型与施工进度的各种工作相链接,动态地模拟这些构件的变化过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提出了一个基于IFC的网络工作平台,采用网络及XML技术进行信息交换,支持建筑设计到结构分析的模型转换英国索尔福德大学提出的基于IFC信息模型的4D计划管理工具,实现了施工计划模拟、概预算以及施工项目假设分析。笔者及清华大学研究组于2002年研发的4D施工管理扩展模型,将建筑物及其施工现场3D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2006年开发了基于IFC和BIM的4D建筑施工管理系统和物业智能管理系统。

随着对信息建模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著名软件开发商也提出了名称各异的信息模型概念。匈牙利Graph is oft公司提出虚拟建筑(Virtual Building,VB)的概念,并应用于建筑设计软件ArchiCAD中;美国Bentley公司基于全信息建筑模型(Single Building Model,SBM)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