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设计案例分享:牡佳铁路在建设管理中BIM应用汇报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1521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4-23 14:39

    来源:哈牡铁路客专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中铁四局集团

    内容整理:共享BIM

image.png

    牡佳铁路在建设管理中BIM应用汇报

    一、项目简介

    牡佳客运专线全长371.622千米,设计运行时速250千米每小时,沿线经过牡丹江市、林口县、鸡西市、七台河县、桦南县、双鸭山市、佳木斯市五个地级市、两个县级行政区,其中路基工程总长159.956千米,占线路全长的43.56%,桥梁141座,长度143.502公里,占线路全长的39.08%,隧道共34所,长度63.732千米,占线路全长的17.36%。

image.png

image.png

    二、BIM实施策划

    牡佳铁路BIM综合应用采用建设单位主导、技术咨询单位支撑、各相关方参与的实施组织模式,哈牡公司作为BIM应用的总协调方,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了中铁四局集团为BIM建设管理与施工应用咨询服务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为牡佳铁路BIM设计应用服务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为BIM建设管理平台搭建服务单位,形成了联合技术咨询服务团队,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推进铁路BIM技术及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定了以BIM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精品工程、数字牡佳总体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学习目标与计划、各参与人员配置与职责标准、BIM标准与软硬件配置要求等核心内容,为开展全线全专业BIM应用,努力打造高铁建设的新变化提供了保障。

image.png

    三、BIM设计应用

    中国铁设全面遵守铁路BIM联盟.ifc、.ifd及模型交付等相关标准,采用了达索系列的软件创建了全线370公里路基、桥梁、隧道、站场、轨道、地质、四电等专业,并通过地形测绘,创建了牡佳铁路线路两侧100米范围内的GIS模型,模型创建过程中,中国铁设使用达索EKL语言及CAA二次开发工具,形成了一系列连续梁、涵洞、桥墩、路基设计程序和模型轻量化程序,提高了设计效率和BIM模型创建速度,实现了BIM模型快速轻量化,在牡佳铁路BIM设计过程中,中国铁设结合BIM模型开展了站前站后工程碰撞检查、排水系统衔接检查、边坡方案比选、力学分析、成本估算等应用,减少了设计错误,提高了设计质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四、BIM施工应用

    施工应用阶段,国家铁路采用达索3DEXPERIENCE平台,搭建了信息共享技术架构的分布式BIM应用协同工作环境,使处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各施工标段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本标段设计模型并保持模型的实时更新进而开展施工阶段深化设计等应用,各施工标段依照咨询方制定的施工深化设计样板计划,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工程算量、碰撞检查、施工推演、方案模拟、数字加工等主题BIM应用,依托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开展了大临设施规划,基于技术实景的施工调查、征拆管理、土方计算等应用,制作了一批涵盖路基、桥梁、隧道专业具有可交互性等3D指导书的作业成果,提高了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支撑了精品工程创建。在建设管理方面,由铁科院搭建的3D建设管理平台,成功夺取中国铁设导出的BIM设计.ifc格式模型设计文件,结合地形模型,组成了电子沙盘并成功关联各项建设施工管理信息,目前,平台的电子沙盘模块、电子施工日志模块、电子检验批模块、隐蔽工程影像模块、隧道安全布距模块、拌合站模块、试验室模块等已在全线开展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牡佳公司建设信息化水平,为实现数字化牡佳创造了条件。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五、总结及展望

    中国在牡佳铁路BIM技术综合应用过程中,设计阶段获得了2018年度bulidingSMART国际BIM大赛特别奖和2018年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通过BIM技术综合应用,提高了设计方设计成果的质量,使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方案模拟与必选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手段得到优化,提高了建设单位在铁路建设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