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什么BIM云平台?BIM云平台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如何落地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1653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3-25 11:02

    在BIM发展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寻求一款简单实用的BIM平台,为项目信息化落地起到真正的作用,如今BIM平台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几百个还是有的,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做个BIM平台很简单,很容易,找几个开发人员投些钱就可以搞定,其实在这些平台里面能称之好用的屈指可数,好多还是穿的国外技术的马甲,拥有独立技术的平台凤毛麟角,没有自己技术的平台很难与时俱进,注定是行业的匆匆过客。

    当前阶段,可能是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中小型项目,BIM技术的应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个人浅显的理解为BIM(大数据)=信息(数据)+决策,通过项目流程重组和优化,各岗位分工明确信息层层传递,项目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合一,完整的信息汇总成数据呈现至企业领导,供领导决策。形成事前、事中管理,事后分析的工作模式形成项目乃至企业大数据(BIM)。

    BIM云平台三要素:技术、流程、观念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技术是基础,建设BIM平台是很多技术的积累,缺少技术将寸步难行。

    流程是关键,没有个性化、标准化的流程支持,信息化将如一潭死水。

    观念是保证,缺乏正确的观念,技术一无是处。

image.png

    说回BIM云平台,单从文字角度可以分为BIM、云、平台,先说下BIM要在项目上真正落地,个人认为需要三个条件:

    1、企业或者项目的推动;

    2、准确的BIM模型、准确的信息,能够真正辅助项目深化设计、出图或关键节点的施工。

    3、如何把BIM带到现场,辅助现场的BIM应用。

    1和2取决于项目本身的意愿和执行力,3是需要软件能力,这里讲的是BIM云平台,天生带个BIM,所以BIM模型轻量化一定是云平台的核心前提。

    轻量化的应用,降低了BIM的使用成本,供现场的人员更好的把日常工作与BIM工作进行融合,从而达到BIM应用的落地。

image.png

    云是BIM平台的另一组成部分,云的优势有两个:

    1、脱离本地服务,随时可以获取项目信息。

    2、多方协同工作。

    依赖于这两个优势可以拓展出很多的协同应用,这是项目BIM落地的另外一个突破口。(顺便说下,个人认为的另两个突破口:工具级应用和数据分析决策,这是三个可以让项目真正能够落地用BIM,落地用平台的东西。为啥捏,前两个能做到降本增效,后一个能做到辅助决策,都能带来效益,自然可以落地)

image.png

    BIM+云=BIM云盘,可以通过云端存储项目的各类数据模型、图纸、资料文档、规范标准等,实际应用多于网盘的应用场景,并且可以做成项目乃至全公司的BIM云盘。

image.png

    基于云端数据的实时性,现场的业务数据可做到实时反馈,更好的帮助企业和项目管理者进行决策。

    现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各类问题,利用云端的实时性,一个即时通知不再需要线下无休止的沟通协调、也不用每次都得等到人找齐再碰头。

image.png

    说完了BIM云平台的基础,再来说一下平台,平台是什么?项目或者企业想要什么样的平台?

    1、从业务角度来说:能够支持企业级应用的平台,同时项目级应用功能丰富、完善、易用。

    2、从可持续性上来说:能够支撑后期业务的可持续迭代,保证平台的灵活性,确保业务能够及时且快速的更新、迭代,在用户的自定义方面(无代码或者低代码搭建业务)能做到较好的支持。也就是三化(模块化,中台化,个性化);

    3、从企业领导或业主方角度:真正辅助企业决策,辅助项目决策。做到项目级和企业级的数据分析并给出辅助决策结果——BI。

image.png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汇总下BIM云平台应有的功能和可以支持现场的使用业务和基础支撑:

    1、BIM模型:轻量化BIM应用;

    2、文档管理:企业和项目网盘;

    3、协同办公:OA,公告,项目动态,实时聊天,会议沟通,考勤打卡,绩效考核;

    4、设计管理:设计交底,模型协同,模型和图纸会审,设计文件上传更新,设计变更;

    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业务个性化自定义,如质量验收、质量检查、巡查、现场技术交底等,定点巡检;

    6、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定义,支撑现场的安全管理业务,如危险源辨识、安全责任区域划分、安全检查、安全巡检、现场安全交底;

    7、进度管理:进度计划编制、查看、汇总分析、调整、辅助决策及网络图等;

    8、成本管理:项目整体成本管理,业务执行(项目估算、概算、合约规划、招采、合同、支付、变更、竣工结算等),汇总统计,以及模型工程量;

    9、绿色工地:硬件对接,展示项目现场绿色工地相关信息;

    10、数据分析及决策:决策驾驶舱、企业看板、项目看板;

    11、企业级架构:支持多层级的分级管理和业务授权;

    12、严谨灵活的权限体系:项目权限足够细致灵活。

image.png

    同时基于BIM模型,还可以做一些特色应用:质量抽检;物料构件跟踪及工序管理;进度模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BIM4D;业务分布热力图;定点现场和模型状况对比。

    做到这些,需要搭建的一些基础工具:BIM轻量化引擎(BIM模型、CAD图纸、GIS数据)、资料工具、进度计划编制工具、表单引擎、工作流引擎、BI数据分析引擎、硬件对接中间件(标准接口和标准对接方式)、通知系统和权限系统。

image.png

    以SaaS服务建立信息化意识,以PaaS平台建议标准化作业流程,以个性化定制完成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

    感谢本文作者

    译筑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EveryBIM总架构师王立武、产品经理刘松屹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