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来了造价就会被淘汰吗?别瞎说了!

发布:中文网小编 浏览:3937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2-25 11:40

BIM技术被称为继CAD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技术变革,然而伴随它在国内的引进和推广,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却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许多造价人员担心随着BIM的普及,造价师的工作将被逐渐取代。

CIFE网站对于BIM应用评价

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CIFE),曾根据32个项目,总结了使用BIM技术的效果:

1.   消除40%预算外变更;

2.   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80%;

3.   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合同价格降低10%;

4.   项目工期缩短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

所以毫无疑问,对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BIM技术确实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它将彻底改变工程造价行业的行为模式,给行业带来一轮洗牌。

640.gif

NBS2019年发布的英国BIM应用报告


英国作为最早使用BIM技术的国家之一,那里造价人员就因此面临着身份上的转型。原先造价工程师们更多地扮演了造价员的角色,计算、核对工程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甩去算量这一工作内容后,他们终于可以从事那些业务,将对项目有着更深、更直观的接触,最终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所以与其说BIM技术的出现,是在取代造价师门的工作,倒不如它正在给工程造价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国内虽然已经有一些发展得相当成熟的三维算量软件,但是BIM不等同于三维模型 。如鲁班算量和广联达算量两款软件。前者基于CAD平台开发,相当于CAD软件的插件,能够在CAD基础之上进行算量工作,并且支持所有的CAD命令,算量人员能够迅速上手;后者基于自有平台开发,算量人员熟悉软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它能够直接导出工程量到广联达计价软件,而后者几乎是行业标准。这两款软件占据算量软件市场的大部分,而且都是三维算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造价行业已经步入BIM时代。首先,BIM模型是全生命周期通用的,所有的项目参与方都会依赖这个模型并且能与这个模型进行互动。而算量软件的三维模型,只是造价工程师自己建立的,与其他专业没有互动。其次,BIM模型是唯一的,是设计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算量软件里的模型是造价工程师基于图纸自己建立的非正式文件,在进行工程量核对时,得不到谈判对手的承认。再次,在同一个项目中,BIM软件是唯一的。基本上,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标准。而算量软件有鲁班算量、广联达、思维尔等好几款,在同个项目中的不同参与方,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软件,造成前后环节的不通用、不兼容。

综上所述,BIM对造价专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将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算量工作交给机器去做。是否会被行业淘汰,并非取决于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运用它省下的时间。

【来源:微信公众号“菜瓜造价学堂”】

image.png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