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BIM遇上PC装配式建筑 市医院的大楼瞬间高大上了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项目,地下两层、地上九层,总建筑面积19024.48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649.7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3790平方米。我们的项目既不高也不大,但建筑结构采用了当下最潮的PC形式,PrecastConcrete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C装配式简要来说就是,在工厂预制好混凝土构件,包括梁、板、柱、墙等,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拼接,最终完成一栋建筑的建造,就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实践中,由于受制于当前制造与安装技术成熟度,还不能完全做到像搭积木一样的100%预制率建造(预制率即混凝土预制构件体积占全部混凝土构件体积的百分比)。
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项目的设计预制率达到22%,预制的构件主要集中在楼层的楼板、楼梯与架空连廊,虽然预制率不高,但这已是PC装配式建筑在省内医院建设项目中的首次应用。
PC生产车间: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间距稳定,扎丝绑扎到位,混凝土浇捣均匀,封闭式养护仓养护及时、高效。成品混凝土预制构件自身裂缝极少,尺寸精确,预制楼梯表面光滑,外观品相上佳。
项目于6月20日顺利完成±0.000施工,接下来马上将进行地上结构PC构件的施工。为保证PC构件按计划到货进场,6月21日下午由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项海青带队,副院长陈戎,基建科、项目代建单位、项目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等一行赴总承包单位中天建设集团位于德清的PC构件生产基地进行考察。同时,监理单位也按照合同要求,派出专业工程师开展为期2个多月的驻场监理工作。
医院预制楼板(即叠合板)成品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建筑虚拟模型。BIM将常规二维表达的图纸转换为三维可视的模型,通过清晰的三维模型正确有效地表达设计意图、减少设计的错漏碰缺;施工人员可通过BIM模拟真实的建造过程与施工场景,预先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事先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指导施工。5月30日,总承包单位中天建设集团BIM技术团队对我院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项目的BIM应用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通过BIM专业软件已构建了三维场布、土建结构模型及地下室机电模型,形成了各专业碰撞节点的详图与报告、管线综合排布优化详图等成果,下一步将通过BIM模拟PC构件吊装施工场景,对施工方案加以优化、对技术方案进行可视化交底。
由于PC项目的施工比常规传统的建筑需协同的专业与环节更多,如PC构件要精确设置吊装预埋件孔、要精确考虑管线综合的正确预留、要精确预留锚固的钢筋长度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和遗漏都会给现场的吊装和施工带来“毁灭性打击”,所以PC项目的施工需充分协调构件生产环节与施工环节。而BIM技术的可视性、协同性、模拟性的特点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精神科病房楼BIM模型
当BIM遇上PC,这样高大上的组合为杭州市七医院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建成提供了技术上的可靠保障。
6月21日,杭州重点工程项目——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工程地下室顺利结顶。医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项目代建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人等到工地现场视察。
党委书记李艳娟在发言中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希望医院基建科、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建设者们不骄不躁,严把质量关,加强安全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新大楼景观布置秉承“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尊重基地现状,同时统筹考虑整个院区布局,二层连廊将院区所有大楼连成一体,成为一座方便就诊、管理人性化的医院大楼。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