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硬核解读火神山“速度”设计施工方案
新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数千病患何处安置?建筑工程师们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加油干,10天,中国的建筑工程师们成就了34000平方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成就了“基建狂魔”这一名副其实的称号,中国工程再次震惊世界,在这“基建狂魔”称号的背后蕴含了哪些中国技术?下面本文带您「硬核解读」火神山医院背后的设计施工方案。
硬核解读丨“两布一膜”HDPE防渗膜施工工艺
▲施工人员在铺设土工布与HDPE膜材
“两布一膜”施工工艺
为防止医院产生的废水、废弃物污染医院下方土壤和水体,为此我们的建筑工程们参照垃圾填埋场施工标准,采用“两布一膜”结构,也就是“两层土工布及一层HDPE防渗膜”,在平整过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20公分的砂子,并与管道预埋穿插施工,随后在上面铺设“两布一膜”——两层土工布及一层HDPE防渗膜,然后再铺设20公分砂子,这样便具有较强的防渗作用。
▲HDPE防渗膜施工现场
HDPE防渗膜简介
HDPE防渗膜,又称HDPE土工膜是一种柔性防水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张力强度,很高的抗拉强度,能满足高标准工程项目需要;具有很强的耐候性,有很强的抗老化性能,能长时间裸露使用而保持原来的性能;整体性能好,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恶劣地质与气候条件下使用。
硬核解读丨火神山医院基础施工工艺
▲条形基础浇筑现场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基础对于建筑物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预制的集装箱也不能直接吊装在场地上,需要有适当的防水、防渗、隔潮、稳定需求,即基础施工。
对于一般工程结构,基础的施工涉及到基坑开挖、加固、排水、防水等多道工序,地下环境复杂,很多时候基础施工危险性高、比主体结构更为耗时。对于武汉火神山医院,主体结构使用的均为钢结构集装箱,重量轻、牢固性好,因此对于基础要求并不高,一般的浅基础,如本次施工中用到的条形基础即可满足要求,这样的施工方式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硬核解读丨混凝土施工VS预制集装箱式板房吊装
▲集装箱式板房吊装现场
现代建筑的主要建造方式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成本低、耐久性、适用性、安全性好,但缺点也很明显:施工时间相对较长,施工人员需要在现场按照设计放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凝固和强度增长……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还要进行机电工程和必要的装修,另外目前是冬季,较冷的天气给混凝土的凝固制造了更多的困难。
所以在面临这样极为紧张的工期,钢筋混凝土工程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此次火神山医院建设中我们的建筑工程师,采用了集装箱吊装的建造方式,将预制好的、统一规格的集装箱吊装拼接而成。集装箱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块化,每个集装箱可以流水线式预制,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快速调配,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复制出大量隔离病房。
建筑前沿丨BIM+区块链颠覆建筑工程业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按照时间顺序安全记录交易的分布式数据库,是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的开放式账簿系统,主要用作于储存信息;任何需要保存的信息,都可以写入区块链,也可以从中读取,这是它同建筑行业结合的最好切入点之一,将BIM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也可促进智能合约的使用,这是一种旨在执行项目条款的计算机化交易协议,取代了对于第三方“中间人”的相互信任。
随着科技和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应用的逐渐推广,各个领域的协同合作和一些新概念在这个行业日趋增加,这一趋势可促使区块链技术在该领域得到更好应用。
来源:燕理建筑
仅作分享交流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