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某项目BIM 5D应用案例
一、工程概况
本文选用的案例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项目性质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为1287.1 m?,总建筑面积22829.34 m?(其中地上部分20972.35 m?, 地下部分1856.99 m?),地上30 层,地下2 层,建筑总高度89 米,建筑基底面积739.89 m?,公租房套数为353 个,场地绿地率35.14%,人均绿地面积2.13 m?。根据上海市的政策要求,该项目定位为二星级绿色建筑,并采用装配式构件,预制率40%。项目效果图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效果图
二、BIM 5D 应用实践
项目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均采用广联达 BIM 5D软件平台进行项目管理,涉及应用点包括施工图纸优化、施工进度管控、质量安全管控等。
1、施工图纸优化
图2 BIM 5D 模型图
项目的BIM 团队采用Revit 软件进行全专业建模,并对各专业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通过管线综合优化,生成碰撞检查报告、净空分析报告等。通过BIM模型分析,发现了建筑与结构专业图纸信息的相关问题,例如梁与门冲突、梁与台阶冲突、梁与楼梯冲突、阳台板设计存在问题等,从而为施工图纸的优化提供了决策依据,有效降低了未来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率。
在项目开工前,BIM 团队根据标准化族库建立三维场布,并在场布模型中漫游,检查场布设计的合理性。之后,通过广联达BIM 5D 安装在Revit 中的插件,将建立好的土建、门窗、钢结构等Revit 模型匹配好属性后导出对应的E5D 格式的文件,再导入到BIM 5D 平台中进行整合,从而生成了模型视图(如图2 所示)。
2、施工进度管控
项目的BIM 5D 平台的应用综合考虑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设计变更和天气情况等因素,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项目总进度计划,并落实周进度计划生产任务。通过对项目重要时间节点的进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例如结构封顶时间控制、月进度计划生产任务控制等,动态把握项目实施情况,实现进度风控管理,从而保障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通过对各项目流水段跟踪管理,以大数据的形式及时发现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重点、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施工工艺研讨、施工组织优化,制定并完善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进行现有进度、计划工期、提前滞后工期动态对比等分析。154 项目的BIM 5D 施工进度看板如图3 所示。据统计,自开始使用BIM 5D 技术把控项目施工进度以来,截至目前项目大部分施工工序都能按期完成,少部分能够提前完成,总计延误工期不超过15 天。
图3 BIM 5D 生产进度看板
3、质量安全管控
项目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进度计划、施工场布等因素,依据标准及规范,在施工作业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施工质量、安全方案,生成施工安全防护、安全设施等配置模型。内容包含布置场地内的安全、消防设施,对各施工阶段和过程中的临边防护、高支模、塔吊等安全问题在平台中进行过程动态管理,并根据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情况的变化,实时更新施工安全设施配置模型。同时,创建安全体验区规划BIM 模型,并对所有工程人员进行BIM 可视化交底与安全教育。
图4 项目质量问题台账看板
图5 项目安全问题台账看板
项目利用BIM 5D 技术进行质量安全管理,质检员和安全员现场使用智能手机BIM 5D 客户端对相关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组织专题会议,并通过云端数据进行跟踪整改,形成项目质量的大数据留存,相关人员在项目节点进行总结整理,制定相应方案,并协同监理和业主落实整改验收,减少因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增加。迄今为止项目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台账汇总看板如图4、图5 所示。据统计,BIM 5D 平台已收集到监理单位发起的质量问题记录41个,安全问题记录4 个,所有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并闭合完毕。
摘自:微信公众号“被动房网”
作者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延华节能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苟少清 刘卓 王喜春 于兵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