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案列:深圳市急救血液信息综合楼项目桩基施工BIM应用进度管理经验分享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350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2-11 15:10

一、 项目概况

  深圳市急救血液信息三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侨香路与安托山一路交界处。项目为一栋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主体建筑地上14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高度68.0m,基坑深度为10m-17.15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急救中心、血液中心、医学信息中心、公共用房、架空层等。

  项目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局部存在冲沟,后经人工堆填平整,原始地形已改变。整体地质持力层分布以西北角最高,西南角最低,目前场地中心部位较为平整。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内分布的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场地下伏基岩为早白垩世坪田凸组花岗岩,地质复杂性超出预期。

线框建筑.jpg

二、 基于地质BIM模型的进度管理

  本项目地质延面起伏大,地质环境复杂,难以保障项目桩基施工进度,通过桩基模型与地质模型的模拟分析,重点对岩层起伏较大部位、提前入岩部位、强中微风化岩层等部位,在施工前开展桩长优化、可视化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对桩基施工进行进度跟踪,加强桩基进度管控,具体如下:

  (一)桩长优化:通过开展桩基施工模型与地质模型的模拟分析,在保障工程桩入持力层不小于2m的设计要求前提下,优化桩基长度,获取工程桩的打桩深度数据,调整成孔方式、施工机械选用方案,优化施工组织。 

  (二)可视化交底:通过桩基模型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打桩的施工方法及流程的进行交底,提高决策效率。 

  (三)进度跟踪:组织桩基施工单位及时将现场桩基施工进度信息反馈到桩基进度模型,基于进度模型加强对施工进度管控。              

        未来建筑.jpg            

  结语 

  该项目在桩基施工阶段通过工程地质模型及桩基模型模拟应用、桩基三维可视化交底、模型进度跟踪等应用加强对项目桩基施工的精细化管控,有力保障项目工期。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