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施工模拟中的深化应用(下)
3 施工工艺模拟优化
3.1 应用内容
应用内容包括现场的土方工程模拟工作、现场的模板工程模拟工作、现场的临时支撑模拟工作及其他复杂节点或重难点模拟工作等。
3.3土方工程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设定相关工艺,对开挖量、顺序、现场机械、土方运输等工作进行编排优化,并可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4确认工艺流程
模拟前,根据施工图设计模型等上游模型或其他資料,编制相关的技术要求或标准。
3.5 模板工程模拟
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模型,设计好模板类型及数量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3.6 临时支撑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支撑类型、尺寸、受力、数量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7 复杂节点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构件尺寸、空间大小、连接方法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8 脚手架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安全网搭设、脚手架数量、场地条件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9 垂直运输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运输能力、运输数量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10 大型设备及构件安装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运输路径、货物送达时间、墙体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11 预制构件预拼装模拟
根据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确定拼装部位、拼装方式、作业空间等要素,进行可视化展示或施工交底。
3.12 模拟过程关联
有关工作时间、工作场地、劳动力、机械要求等与模型关联。
3.13 成果交付
施工工艺模拟优化BIM交付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工艺模型及关联信息、动画漫游文件、碰撞与冲突检查分析报告、施工工艺模拟分析报告。
4.设计变更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设计变更,应立即作出相关响应,修改原来的BIM模型并进行检查,针对修改后的内容重新制定相关施工实施方案并执行报批程序,同时为后面的工程量变更以及运营维护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5.施工过程跟踪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应当对各道工序进行实时跟踪检查,基于BIM模型可在移动设备终端上快速读取的优点,利用电话(如iphone)、平板电脑(如ipad)等设备,随时读取施工作业部位的详细信息和相关施工规范以及工艺标准,检查现场施工是否是按照技术交底和相要求予以实施、所采用的材料是否是经过检查验收的材料以及使用部位是否正确等。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签发整改通知单并跟踪落实,将整个跟踪检查、问题整改的过程采用拍摄照片的方式予以记录并将照片等资料反馈给项目BIM工作小组,由BIM工作小组将问题出现的原因、责任主体/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情况、检查验收人员等信息整理并附给BIM模型中相应构件或部位。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