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机场BIM项目如何做?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中的BIM应用
如今的BIM技术已经在国内的机场建设中有了不少鲜活的应用案例,在这一类大型复杂的建筑设施中,BIM技术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间航道线路的增多,我们也需要应用BIM技术来建成更多的国际机场项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中的BIM应用过程吧。
一、项目基本介绍
(1)项目背景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坐落于青岛胶州市内,总施工面积30000平方米。定位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新机场总投资360.39亿元。航站楼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绿色三星、也是国内打造的首个海绵机场。其一期工程形如岸边的一颗海星,全部建成后,主体呈现“齐”字,从齐鲁大地沃土,触摸祖国万里长空。
该机场运行等级为4F级,为最高等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将可起降A380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机。联检大厅居中,登机最大步行距离550米、45分钟内实现国内中转,世界前列。
(2)项目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弧形大吊顶整体质量控制:弧形吊顶应用约2万平方米铝板吊顶,容易出现龙骨、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平直、吊顶造型不对称、罩面板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其平整度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具体解决上,主要从标高线水平度、吊点分布固定、龙骨与龙骨架钢度、安装面板等要点着手。
▲设计效果展示
二、大空间铝格栅吊顶BIM应用
该项目建设初期,由于钢结构专业施工桁架沉降,造成钢桁架与装饰格栅吊顶出现碰撞,未能按原有装饰图纸进行施工,故引入BIM技术,合理优化铝格栅设计方案。
BIM解决方案
(1)复核钢桁架与图纸产生偏差,故运用三维扫描仪,测量钢桁架所有球形节点的三维坐标值,并将此数据进行记录。
▲三维扫描仪
▲三维扫描点云模型
(2)钢桁架坐标值与图纸进行比较,略有误差,低于原装饰完成面,BIM人员将测量的钢桁架坐标轴值输入BIM软件中,依据沉降后的钢桁架,创建吊顶铝格栅BIM模型,重新确定天花吊顶完成面。
▲依据坐标轴值确定的吊顶新完成面
(3)为提高天花吊顶完成面,针对格栅吊顶节点构造,基于BIM模型,在三维空间中对连接节点进行深化设计工作,改变传统龙骨搭接体系,将副龙骨置于主龙骨之上,减少龙骨占用空间,通过BIM模型的推敲及验证,最终得到最合理的节点构造形式。
▲龙骨搭建方式三维模拟
▲细部构造
(4)通过参数化手段,对铝格栅BIM模型进行优化,自动实现构件编号和导出加工图纸,提高下单速度。
(5)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将大吊顶安装工艺进行安装模拟,逐步分解安装步骤,形成技术交底图解,减少由于图纸节点理解不清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提高吊顶安装质量。
▲技术交底图解
(6)为提高放线效率,采用放线机器人对龙骨及铝格栅吊顶进行放样,相对传统放线方法时间上节约了60%。
▲现场放线定位
三、BIM在该案中的创新应用
(1)二维码移动端节点技术交底
(2)移动二维码全景展示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