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商业模式价值有哪些?BIM在商业运维上的应用价值
一个行业新技术想要发展,商业价值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建筑行业中,随着市场对于建筑本身的需求越来越高,水平要求也在慢慢提升,传统的运营模式也逐渐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浪潮。因此BIM技术也逐步成为了众多物业所仰仗的管理方式之一。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BIM在商业中的价值都有哪些,谈谈BIM在商业运维中的应用。
虽然BIM近几年在我国有了显著发展,但从项目中BIM应用的阶段来看,还普遍处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用到商业运营阶段的案例甚少。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具有超高精度数据分析和三维空间定位的功能可以成为解决运营问题的有力武器。
运营阶段作为商业项目投资回收和盈利的主要阶段,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提升效率,达到稳定有效的运营管理成为业主们首要追求的目标。传统运营管理存在以下弊端:
(一)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的成本大
商业建筑涉及供暖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等大量的系统需要管理和维护,任一系统都包含大量管道、管线、设备。某一设备发生故障时,传统的方式查询、定位、检查设备所需劳动力成本很大。传统的运营管理技术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和确切的设备耗能量,从而使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二)运营管理缺乏主动性
商业地产项目机电系统多包含了大量的管道和管线,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维修与保养将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如:某一水管破裂找不到最近的阀门,电梯没有定期更换部件造成坠落,发生火灾疏散不及时等。传统的运营管理总处在被动状态上,对于隐患缺少预见性,突发事件缺少应变性。
BIM有效地整合了规划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的关联基础数据,完整无误地将其导入了运营数据库,再结合IBMS,使商业运营管理更具应变性和可控性。
(三)总部对项目运营管理的控制性差
随着商业开发项目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项目信息繁杂,不断地增加了总部的管理压力。传统的运营管理依托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定期的整理项目信息,并以报表、图形、文本等形式把运营信息传达给总部,再等待总部各方面的决策。信息以这种方式传递,促使总部不能及时地了解项目最新的运营信息,不能给予总部最快捷的决策支持,不能发挥总部管控的最大效力,更使得总部不能对各个项目运营进行实时控制。
基于BIM的运营技术价值和应用
BIM有效地整合了规划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的关联基础数据,完全无误地将其导入了运营数据库,再结合相关的网络技术,使商业运营管理更具有应变性和可控性。BIM在商业项目运营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所示:设备的运行和管控、建筑的能耗监测和管控、安保和应急疏散管理及数据分析和资料整合等。
(一)设备的运行和管控
通过BIM和相关运营技术的结合,可以便捷快速地进行设备运行检查、维护和控制,同时系统使设备拟人化,具有感知功能,室内外温差,室内有毒气体的含量等达到相应标准时,设备会自动对管控中心发出警报。BIM技术下的运营管理使设备更智能化、更具生命力,这不仅加强了业主对设备的管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应查询、定位、检查设备的信息等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
(二)建筑的能耗监测和管控
BIM还通过与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结合,将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起来,对建筑物能耗进行诊断和分析,当形成数据统计报告后可自动管控室内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所有用能系统,它所提供的实时能耗查询、能耗排名、能耗结构分析和远程控制服务,使业主对建筑物达到最智能化的节能管理,摆脱传统运营管理下由建筑能耗大引起的成本增加。
(三)安保和应急疏散管理
在商业项目中,提供商业人群的安全保障是商业运营管理的基本前提。BIM技术所采用的主动化应急管理措施为应急疏散提供了最快且最安全的解决保证,在发现异情时,业主可以通过控制平台直观地确定异情发生地点,控制设备运行(如:及时切断电气开关,打开最近的消防龙头等)防止异情扩散,并且找出最安全、最便捷的疏散通道,BIM还可确定安保人员位置,快速地指导各个安保人员对人群进行保护。
(四)数据分析和资料整合
商业项目运营中不断积累的大量数据是日后运营管理的基础资料,BIM技术可以将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细化各个阶段和步骤,对信息进行最完整的保存和最便捷的共享,它还以最快捷的信息共享方式将各大商业运营项目资料传递给总部,使总部实时了解项目运营状态,它的分类整合、精确分析及信息集成共享将能够给予总部最快捷的决策支持,成为日后业主运营管理中最有效的决策依据。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