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对装配式建筑造价有什么影响?BIM工程造价的应用思考
在项目管理中,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工程建设的每一阶段,导致数据繁多且不易计算,这为其带来了一定的难点。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能够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的难题,帮助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发展。
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保、节能节材、减少工期、节约劳动力等优点。经测算印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可实现节能31%、节水35%、减少建筑垃圾50%以上,模板减少54%,极大的缩短工期。BIM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通过BIM技术,可以对装配式建筑模型进行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然后将建筑的“分块”模型图纸交付预制厂进行构件生产,厂家还可以依据常用数据,生产一些标准构件,方便日后快捷装配。最后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与BIM的结合,将预制建筑模块准确地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就如搭积木一样地建设房子。BIM能准确的“分割”构件,控制精度,保障构件能够在现场准确的拼装。RFID技术与BIM信息平台的结合,可以精确地控制构件的位置,并计算出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进场时间,减少构件的现场管理费和二次搬运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BIM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工程造价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BIM软件成本高、接口难度大和BIM技术规范缺少。但是主要的推广障碍还是成本问题,在很多情况下,BIM主要应用于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由于BIM技术成本太高,所以性价比较低,导致应用较少。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设计人员听说过BIM,但是使用过BIM的人员仅占4%。为推动BIM的发展,在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下,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努力:其一,政府加大对BIM的推广和扶持,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为杠杆撬动BIM的发展;其二,建立健全BIM人才培养体系,BIM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人才较少,高校与科研单位在加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应开设相应的课程与科研项目,培养相应的人才。
BIM技术正在影响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摆脱了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在相关标准和多方的推广下,BIM在未来必将更好的服务于各个领域。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