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如何完成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全过程咨询造价管理应用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造价专业也第一时间感受到了BIM技术的强大的功能。而随着计算机功能的进步,我们可以将一些繁琐的计算过程全部都交给软件来完成。那么在如今现代工程中,造价管理又应该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在应用BIM技术之后造价管理都需要做一些什么工作内容吧。
1、 限额设计与优化设计
耒阳市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采用EPC建设模式,项目固定总价3.5亿元(包含施工、设计、勘察费用),工程中标后,其设计环节由承包人负责牵头,在后期设计阶段可充分发挥牵头人作用,对低利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对设计图深度、精度进行满足商务要求、竣工结算要求的高标准设计。
本项目设计阶段采取的主要手段为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限额设计是将业主批准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从而实现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概算指标等方面的控制,其目标主要是防止工程造价超出业主审定的投资限额。而优化设计是对限额设计目标的深化,它在保证限额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可施工性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总承包企业的利润空间。
2、材料集中采购
本项目新建面积约12万平方,在其原材料采购、劳务队选定时因所需量较大具有一定的竞价优势和集中采购便利。工程采购成本=设备材料费用+物流费用+仓库保管费+人员管理费。依据目前工程经验来看,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产品设计选型、制造成本、供货商定价策略、运输成本、市场行情等。
3、数据信息辅助成本管控
BIM模型能记录、表现任意大小、任意数量的实体对象,每一个BIM族都包含了尺寸、面积、体积等几何参数,标识、材质、物理、热量等本质属性,型号、成本、代码等标识数据,并且能够自定义各类静态数据,能够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BIM模型在本项目中已经用于概念性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大阶段,目前已经通过BIM模型实现了四个阶段相应匹配的估算、概算、工程量预算的目标,正在通过BIM模型进行项目成本管控,后期将通过优化模型直接用于工程结算。
通过本项目混凝土、钢筋等构件的BIM模型工程量与现场供货量对比,汇总差额,结合混凝土、钢筋等构件材料正常消耗指标,列明具体的差额数目及可能存在的原因,不合理超量问题提醒现场管理负责人核查问题,提高管理方式方法,诸如塔吊基础、基础超深换填等问题需要现场及时补充签证资料并报送审批。
毫无疑问,BIM技术对于传统的造价成本计算是打击巨大的,因为我们可以抛弃传统中繁琐的计算过程,转为真正尝试去为工程节约成本。而BIM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了我们对于企业与建筑质量的要求,随着造价对于工程数据的精准度提高要求,在无形中提高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质量和管理质量,对于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也是一次重大的提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