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有什么用?BIM导入CAD施工图纸有哪些好处?
随着BIM技术在近几年中逐步发展,如今行业中对于BIM模型也是赞不绝口,但想要实现BIM模型的应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知道BIM模型作为储存了大量工程信息数据的数据库,可以为项目提供数据的转换与获取,进而应用到各个阶段之中。但在具体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传统建筑工程于施工阶段,需耗费人力绘制2D施工图纸说明,当设计变更时,亦需针对变更内容逐一修改施工图纸说明,常造成图纸说明修改遗漏。随着BIM概念的导入,有效地提升2D施工图产出的便利性及效率,面对项目变更须修改施工图时,仅需在单一视图中进行组件参数或位置的修改,即可自动修改相关视图之施工图,节省传统使用CAD软件逐张修改变更施工图纸说明之时间,降低遗漏修改错误。
传统的2D施工图,因为在空间上无良好的高程分配以及施工步骤上无清楚标明施工优先次序,易产生许多施工问题颇且未能有效的解决,施工人员需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核对修改,甚至进行变更设计。为建立以BIM模型为基础的施工图作业流程与方法,通过BIM3D作业的SEM/CSD套图让可视化冲突问题及视觉的盲点轻易的解决,针对多处管线套迭或与建筑设计及对结构高程变化可以快速检视问题所在,也直接显示错误给予设计单位修改管线高程,精准的将建筑现场的施工在计算机里先仿真出来,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的施工图不仅可以详细描述施工步骤及现况,还可以事先发现空间冲突及接口整合问题,这些问题提早被提出解决,可以促使工程如期、如质完成。
由此可见,BIM导入建筑施工图教学可将构造物各部份未来完成后之完整样貌清楚呈现,藉由BIM3D模型的展示使得学生在实务经验或构造知识尚有不足的情况下,能正确解读与转换2D施工图纸说明以避免落差。清楚显示接口及图纸说明可能产生冲突之处以利提出整合建议方案,降低分工绘制造成错误疏漏及重复检核机率,进而提升学习意愿及教学成效,减少教学与实务间落差。
由于现阶段中行业中的BIM技术使用并不是特别完善,因此在施工图纸与BIM模型之间的关联也并不是那么绝对的上下位,许多工程项目依然习惯于先画出施工图再翻模出BIM模型,虽然无法实现BIM正向设计,但对于团队项目而言,这样的操作也是帮助团队完善施工图纸,保证了整体工程的设计质量,提升了自己的出图效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