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新闻

浦东保障房建设用上新技术 BIM工程师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930人 分享
发布于:2019-08-27 09:43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近年来被引入的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新型数据化工具,不仅适用于像上海中心这样高大上的复杂建筑中,同样在浦东惠南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房的普通建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从3月25日举办的2017全国中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上海的迪士尼、后世博央企总部、轨道交通以及外省市的其它项目,BIM技术正在广泛运用,不仅成为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标配”,也走进了各大高校成为建筑类专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全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已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随之而来的是能源与材料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其中仅钢材消耗量就占全球消耗量的20%以上,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高达数亿吨。而BIM技术的引入,有助于工程建设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
浦东惠南大型居住社区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计划建设周期8年,除了住宅,还有市政道路、景观建设等多种配套设施,协调要求高。此次以“智慧建筑?产教融合?创新教育”为主题的全国中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高峰论坛上,中建八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邓明胜表示,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以及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能够为优化设计、优化现场施工管理提供直接的支持和帮助,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
不管是超高层、大型立交等技术难度高的项目,还是像惠南大型居住社区这样的普通住宅,运用BIM技术,都能在工序安排、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实现优化,可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缩短工期等。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也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
“10年前刚开始使用BIM技术的主要是单位里的一些技术人员,很多人对此还很陌生。现在很多大学生进入单位后,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大都能比较熟练地将BIM技术应用到具体项目中。”邓明胜告诉记者。
全国中高等院校的建筑类专业,作为行业人才培养及输送的摇篮,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础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显得尤为必要且紧迫。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