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暴雨洪灾后这些损失赔偿责任需厘清

发布:admin 浏览:20人 分享
发布于:2025-08-08 13:00

  本报记者 林 培

  近期,受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地区遭遇特大暴雨和洪水灾害,出现房屋毁损情况,也有行人被户外广告牌或折断的树木砸伤。面对这些损失,责任该如何界定?

  房屋在保修期内

  可要求开发商维修

  虽然暴雨和洪水属于不可抗力,但是还需要具体分析房屋漏水等事故发生的原因,才能最终认定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如果确有开发商设计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有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维护不力问题,或者存在物业服务企业在灾害发生过程中不尽责等问题,业主可以按照事故原因,依照法律规定,要求相关责任方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例如,如果小区的排水系统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或排水施工不规范导致雨天渗水、漏水、积水,造成财产损失,业主可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开发商承担一定赔偿责任。如果是因为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疏于管理或在应对灾情时不作为导致损失,业主可以追究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如果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尽到职责,仍无法避免损失发生,则物业服务企业不需要承担责任。

  除了界定事故原因,房屋是否仍在保修期内也是责任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房屋仍旧在保修期内,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对损坏房屋进行修复维护。

  超过保修期房屋

  应启动维修资金修复

  暴雨过后,很多老旧小区的房屋可能出现漏雨问题,这些房屋的维修费用该由谁来支付?

  根据相关法规,如果房屋已经超过保修期,就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对房屋进行修复。但是,有一些老旧小区没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甚至没有物业服务企业,那就只能业主自筹资金进行修复了。

  启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的维修事项,另一种是发生了应急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暴雨导致房屋漏水、破损,属于应急事项。此时,虽然不需要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才能启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但是仍需物业服务企业向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列支,如果动用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向负责管理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部门申请列支。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负责管理公有住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部门审核同意后,向专户管理银行发出划转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通知,专户管理银行会将所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划转至维修单位。

  房屋在洪水中倒塌

  损失谁来承担

  司法部门明确,自然灾害没有加害人,没有责任主体,一般不会产生赔偿问题。但是,如果业主为房屋投保过家庭财产保险,则可以通过保险理赔程序获赔。当然,灾害过后,政府方面会实施救援,社会各界也会施以援手,但这属于救济而非赔偿。

  尚在按揭的房屋在洪水中毁损,还需要偿还银行贷款吗?司法部门指出,仍然需要继续还贷。目前法律规定及金融机构常规借款合同中,一般均未规定、约定发生不可抗力后,金融机构免除借款人的还款责任,如果房屋在洪灾中被毁坏,银行失去的是抵押物,但银行的抵押权并未消灭,一般情况下贷款人所欠的钱款仍然需要继续清偿。对于开发商尚未交付的房屋,在遭遇不可抗力毁损后,购房人的按揭贷款虽然要继续偿还,但因按揭房屋还未交付,此时房屋的风险由开发商承担,因此开发商要继续向购房人履行交房义务。开发商如果无法继续履行交付房屋义务,则应当向购房人返还购房款。

  广告牌或林木砸伤行人

  权属方或需担责

  暴雨天气中,行人若被户外广告牌或折断的林木砸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户外广告牌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以及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的是过错推定的损害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证明自己尽到了合理的安全管理义务(例如暴雨前采取加固、设置防护网等安全措施防止损害发生),则应对行人的损害承担责任。因此,行人遇暴雨被广告牌或林木砸伤,可向相关权属方索赔。受害人应保留现场证据(如伤情照片、现场视频),及时报警或联系管理方,依法主张医疗费等损失赔偿。

  除了户外广告牌和林木,在一些城市公共设施中因暴雨遭受损失,责权又该如何划分?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另外,如行人因淹水未发现窨井盖缺失而掉进井内摔伤的,管理人需承担过错推定的损害赔偿责任,除非管理人能举证证明其尽到了合理的安全管理义务防止损害发生,如暴雨前设置了警示标志、设置了安全防护网等,否则就应对行人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其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管理人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